第60章 第 60 章 进山(第2页)

所以,她家的棉花自带抗虫效果,她一点也不意外。

花费了好几日的功夫,才把棉花田,花生田料理清楚,拔草增肥,每一样都是体力活,这还是有张婶他们帮忙呢。

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便是刘慧兰郭守云和她三个人,几天下来,腰酸背疼,带着帽子都要晒退一层皮。

阿娘和阿爹有心无力,只能帮着做家务搞后勤,翠翠岁数太小,做那点活计,像玩儿一样。

这么,张婶拉着她叙家常:“赵峰时常在家里念叨,阿云读书突然开了窍,你应该让他在家多读书,不要耽搁了,将来考个功名,你们一家子都享福。这点子活计,我们帮着一起便做掉了!”

刘青青摇头:“婶子,怎好次次麻烦你们。”
 

而且,刘青青打心眼里觉得读书没什么了不起,凭什么就不干活啊。

她们家只要能动的,没有一个闲人。阿爹阿娘除了在村学里上课,回家也要做家务。翠翠五岁不到呢,还每天跟着来地里拔草,阿云也是一样,不能说因为读书就搞特殊。

她笑道:“不过,你的话也提醒了我,我们家应该换个思路。”她们家缺壮劳力,可是别人家不缺啊,她完全可以雇佣长工来帮忙干活,免得把她累坏了,以后长不高,宝宝才十岁呢。

苏氏刘有山看着几个孩子晒得黑黑的模样,早就心疼内疚不已,全力支持请长工。

经过全家的考察,请了村子里刘七房的小夫妻,男的刘满仓,今年二十三,媳妇赵谷丰。两人养了三个娃,家里粮食不够吃,到处招揽活计,都是踏实肯干的性子。

刘家与刘满仓说好,地里的活计归他,家里的活计给赵谷丰,一个月合计一两八的工钱。

赵谷丰对苏氏感激涕零,丈夫是七房的二子,七房兄弟多,分家得的那点田地,根本不够一家子吃喝。偏偏男人是个木讷踏实的性子,老黄牛一个,只会埋头干活不会说,找零工都找不到。

老娘被兄弟慢待,被她接来一起过活,顺便帮忙照看孩子,她才能腾出空子找些活计,外面的活计太重,她吃不消,刘家的活计,算是为他们量身打造的。

一个月一两八的工钱,还就在村子里,打着灯笼都难找。

赵谷丰是个瘦小能干的妇人,勤快知恩图报,说定后便把刘家的家务拦了过来,洗衣打扫卫生喂牲口,料理得妥妥当当,做完刘家的,才回自己家做自家的活计。

刘满仓天天到地里转悠,今日拔草,明日施肥,不晓得的还以为那是他家的田地。

苏氏和刘有山坚决用他们在村学的工钱付长工钱,将余下的二百文钱交给刘慧兰,干脆利索的当个甩手掌柜,打趣刘青青道:“以后阿爹阿娘就靠你们养着啦!”

是的,刘慧兰以后只用做饭就行,本来赵谷丰也要包揽的,但刘慧兰喜欢做饭,喜欢把一样样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变成不同的味道,投喂到爹娘妹妹们的肚子里,看着桌子上的光盘,她有一种异样的满足。左右阿爹阿娘去村学上课,家里由她料理。

刘青青把家里事务安置好,下了一场雨后,背着背篓喊郭守云进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