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第 74 章 滴水不漏
第74章第74章滴水不漏
刘青青捏着轻飘飘的100两银票,嘴角愉悦的翘起,有人请吃饭的感觉真好。
吃了饭还送钱给她,感觉更好。
不枉她今儿在青华楼里耽搁了大半天,营业额是昨日的两倍呢!
她走进厨房东边的角落,这里原本空着,现在填上了散发着金属光泽的蒸馏器。
有盖,盖上连接滴管。
利用酒精沸点低,将米酒隔水加热到100度,水分杂质留在桶里,酒精挥发,顺着滴管流到能密封的酒壶中。
这样蒸馏出来的酒,浓度高、味道纯,还带着淡淡的米香,当得起好酒,收刘宝柱三两一壶,一点没坑他。
开酒楼岂能没有酒,刘青青寻摸了好长时间。
常平县百姓喜欢喝米酒和荞酒,但度数太低,口感杂。
自己烤酒罢,投入大、场地宽,她干脆让铁匠铺打了这个蒸馏器,从酒铺大批量低价采购米酒、荞酒,经过蒸馏后瓶装密封。
从瓷器铺子订购了一批特质的大肚细口瓶,怎么说呢,一文钱一文货,光这个瓶子就要三十文钱,瓷器铺子做得美观大气,雪白的瓷瓶肚子不是普通的球形,而是椭球形,看着高端大气上档次。挺着的肚子,上面印着青华楼的字号,分为米香型和荞香型。
看她瓶子的设计就知道,她走的是精品路线,准备把青华酒卖到府城,卖到上京,卖遍全国,
刘青青在清点要带去府城的东西,除了菌子酱,干菌子,菊蓟罐头,清华酒,月饼,还有卤鸭脖。
因怕把青华酒摔碎,每一个瓶子先套个布袋,埋在谷糠里,再装箱。
鸭脖和玉兔月饼需要冰冻冷藏,地窖里的冰块已经用完了,刘青青干脆带了原材料,打算到府城落脚后现做。
次日午间,楼里客人络绎不绝,院子堆着整整齐齐的木箱,刘青青在做最后的清点,门外却闹将起来。
刘青青戚眉,难道刘宝柱输不起,撺掇宋老太来闹腾?
青华楼门口围了一圈的人,个个伸长了脖子看热闹,中间躺着一个脸色青黑的男人,旁边跪坐的妇人,披麻戴孝哭得梨花带雨,一边哭一边口齿清晰的哭诉,她夫君昨日吃了青华楼的菌子,今日便爬不起来,要青华楼给一个交代。
刘青青心里一个咯噔,悄悄对郭守云耳语了一番。
郭守云担忧的看了她一眼,撒腿便跑。
刘青青挤进去一看,地上躺着的人,有些眼熟,是昨日和刘宝柱一起来的学子,叫武禄,因这人嘴唇发绀,她多看了两眼记住,想不到家里的媳妇竟然,嗯,这么娇俏。
武禄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发青的嘴唇可以看出,确实病得不清,已然出的气多,进的少。但想把屎盆子往青华楼上扣,她一万个不同意。
做餐饮的,最怕吃食出问题,这么一闹,甭管是不是它青华楼的问题,都会在大家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
她当机立断喝道:“娘子慎言,昨日他们同窗十三个人结伴,来我们青华楼吃饭,围坐一张桌子,大家菜色完全相同,众位学子们昨日离开时好好的,一夜之间仅仅他病成这样,肯定不是我青华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