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品
突然,“铛——铛——铛——”,三声厚重沉郁的铜铃响适时地压住了喧闹的场子,闻声,朱行首肃然向周身欠身致意,转而拾阶而上,举手投足间风韵天成,最后停在楼梯半腰处的平台上。那蒙面的女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心中不免赞叹,这真是个叫人诚心拜服的女人!今日吴行老亦是座上宾,小棠为了防止被他认出,便用纱蒙住面孔,扮成朱行首手下的乐伎,眼下她不自觉地走了神,想起了从前的事情。突然,她发现其他三人同时向中心地带走去,这才回神跟上,原来朱行首已经示意她们将蒙在那些瓶花上的纱揭开——赏花会最精彩的评选环节到了!
随着薄纱被一个个揭开,人群中发出了一阵接一阵的惊呼,形态各异的花器,有观音瓶、梅瓶、长颈瓶、扁瓶……多为汝、哥、定窑所产的名贵瓷瓶,配以各式时令花卉,造型别致,实可称得上时下插花的顶尖水平。不过,当场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一尊铜器插一捧石菖蒲,石菖蒲是流行的案头清供嘉卉,不过那尊铜器却是新奇,器物整体不大,不过因矮胖显得敦实,双耳,瓶身刻夔龙,看着古雅厚重,通体纯青,色泽明亮,乃常人未见之极品。它的主人吴行老见自己新得的宝贝如此出众,欣赏讨论的人最多,他瞧着平日里难窥秀色的朱行首,目透清光,无疑是胜券在握。
此时,朱元元也走到他身侧:“不止一人同奴家讲过,在咱酸枣县若吴行老自称插花技艺第一,那无人敢称第二,今日一见,果然得名不虚。不过行老,咱们这些外行人光瞧着这壶好,却也不知它如何好,还请行老指点一二,好叫我们长长见识。”
吴行老年逾五十,半生的江湖风雨沉淀在冷肃的眼眸中,加之面颊瘦削凹陷,让人心生敬畏,不过此刻却笑意盈面,难掩得色:“朱行首哪里话,朋友间的溢美之词,当不得真。不过说到这尊青铜罍……里头的名堂可就多了……”
“雷?”多数人不明所以,人群后面一身着褐色道衣的年轻文人奋力挤上前来,盯着那尊铜罍看了又看,兴奋地问吴行老:“罍?这难道就是周代的罍?”
吴行老撚须,笑着点头。
“《礼仪·少牢馈食礼》载,‘司空设罍水于东,有枓’。《诗经》又说,‘我姑酌彼金罍’。”那文人开始掉起了书袋,神情如获至宝。
吴行老则稳步上前,朗声道:“这位郎君说的不错,这的确是诸多典籍里记载的青铜罍。古铜器呢传世之途不外乎三种——入土、坠水和传世,我得的这尊便是传世佳品,虽不知具体年代,但起码一千五百年了,正是由于经过无数人的反复抚摸,所以才变成现在的纯青色。用这种古铜器插花,一来能长保花色鲜活如在枝头,二来花期长,三则若是谢了还能在瓶中结出果实。”
听着吴行老的解释,场中传出一阵一阵的惊呼声,一道道艳羡的目光投射在他身上。看来今日的赢家无可争议。不过亦有人问道:“朱行首,为何那个瓶花还覆着纱?”
大家这才注意到角落还有一架高几,纱下的瓶花于阑珊处静寂无言。朱行首闻言款步走到它身侧,指着小棠道:“我倒忘了,这是我们的何小娘子,今日脸上生了疹子不能示人,还请诸位见谅。常光顾的人肯定都认识,她呀平日里就好摆弄些花花草草,这瓶花啊我觉得应景,放心,不同诸位争抢彩头,不过请大家品评品评,好叫我们小娘子晓得晓得高低。”说着便亲自将那层纱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