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白子墨的慧根

看到有香客这么早来访,而且气质不凡,那位年长的道士停下手中的活计,走上前来,单掌竖于胸前,行了一个标准的道家礼声音平和。

 “福生无量天尊,几位善信这么早便来上香,有心了。”

 白妈连忙回话,非常的恭敬!

 “道长客气了,我们就是来看看。听说观里要修缮了?”

 “正是,观宇年久为保安全,也为延续道统,确实需要一番整饬!”

 他的目光随和地扫过几人,最后落在了安静站在高轶可身边的白子墨身上。白子墨也正静静地看着他眼神清澈,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专注。

 道长心中微动,便随口与白子墨聊了几句,起初只是问些寻常问题,比如多大了,读几年级。

 白子墨对答清晰,条理分明。道长见他谈吐不俗,便试着引用了《道德经》中的一句。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小善信可知其意?”

 他本没指望一个孩子能理解这般玄妙的哲理,谁知白子墨略一思索,便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清晰地回答道。

 “老道长,我理解这句话是说,能够用言语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那个永恒不变的、最根本的道了,能够被命名定义的事物,也不是它永恒不变的本质了。世间万物都在变化,我们给它们的名字和定义,只是我们为了理解它而贴上的标签,并非事物本身终极的真理。”

 他不仅理解了字面意思,更触及了其中关于“名相”与“实相”的哲学思辨,虽然语言还带着少年的稚嫩,但其领悟的深度和清晰的逻辑,让那位道长顿时眼前一亮,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讶和赞赏。

 “善哉!小善信竟有如此慧根,悟性非凡啊!”

 道长忍不住赞叹,他上下打量着白子墨,越看越觉得这孩子眼神澄澈,心性质朴,又兼具聪慧,是块难得的璞玉。他心中起了爱才之念,语气也变得更为郑重。

 “小善信,你与我道门颇有缘分,不知……可愿留在观中,随我修行?清净之地,正可涵养性情,深研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