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陆书记能行,我也能行!(第2页)




    他自身的业务水平,肯定没的说,是经过实践检验的。



    但是教出来的学生,就让人有些不忍直视了,祁同伟、陈海、侯亮平,他最满意的三位弟子,没有一个是让人省心的。



    如今,这个小贺也是如此,他亲自带出的秘书,就这么点水平?



    这教学质量,难免不让人怀疑啊。



    陆保川同样搞不清楚,当初小贺为什么要坚持留在省委政研室。



    而不是去,前景更加广阔的吕州任职。



    这里毕竟是省委,沙瑞金是省委一把手,有着天然的主场优势。



    当初选择在这里继续工作,就应该做好迎接困难的准备。



    结果,这才任职几天啊,遇到一丁点困难,就想着主动放弃。



    这简直是把领导岗位当成了儿戏!



    “小贺,我有些好奇,当初你为什么选择留在省委继续工作?我知道,高省长给你安排的路,并不只有这一条!”



    小贺抬起头,轻声说道“陆书记,我当时是受了您的事迹鼓舞,才最终选择留在省委工作的!”



    “在这个岗位上,是很容易干出成绩的。”



    “我的事迹?你听过我的故事?”



    “嗯,我知道您也担任过政研室副主任,并且在这个岗位上.....”



    “干出了成绩以后,才因功调任京州资源部工作,.....”



    这件事对于小贺触动很深。



    既然陆书记当年可以,那么他以后也可以!



    听到这,陆保川惊讶的看向小贺,这番话确实是他亲口说的。



    而且他只对一个人说过,这个人就是京州市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江涛。



    当初,王江涛感叹政研室的工作不易。



    工作量大,还经常被领导训斥,而且升职速度赶不上拖拉机,那时有一些灰心丧气。



    于是,陆保川便拿出了亲身经历,想以此鼓舞一下王江涛。



    当然了,这其中吹牛的成分居多。其实,政研室的工作想要做好,离不开省委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



    当时他能把工作做好,主要是因为取得了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的赏识。



    后来,能去资源部任职,肯定是得益于功劳,但是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



    这里边的情况很复杂,根本没这么简单。



    当时,陆保川说的这番话,王江涛听后根本没往心里去。



    在官场混迹多年,这一点他还是能看得明白的。



    但是,没想到转告给小贺以后,小贺竟然对这番话深信不疑。



    “这个消息,是王江涛告诉你的吧?你跟他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