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光明正大的阳谋(第3页)

 许褚转忧为喜:“军师说话算话啊!”

 二人随即快马加鞭返回。

 “速回,莫让丞相久候。”苏晨催促。

 “驾!”

 另一边,刘备率军过当阳桥,命张飞断后,大军直奔党陵。

 此地距江陵仅两三日路程,入江陵,借刘琦之兵与城防,可暂挡曹操。

 待关羽与刘琦攻下江夏,水路直取荆州重镇。

 如此根基,曹操百万大军亦难撼动。

 但刘备仍忧心忡忡。

 一忧甘夫人与刘禅未归,表面镇定,内心如绞。

 二忧赵云失踪,多年信赖,疑虑难生。

 三忧随行百姓锐减,新野十万之众,今剩两三万富户,粮草尚足。

 因刘备许下的利益,他们才坚守至今,否则早已投向曹操。

 念及曹操大军尾随其后,非但不攻击,反而沿途布施粥食救济民众,这让刘备既恼怒又愤慨。

 “卑鄙的曹操!狡猾的贼人!”

 刘备坐在羸弱的战马上,心中暗自咒骂。

 百姓,除了粮草,更是关键所在。

 有了民众,方能壮大军队。

 他为何甘愿冒曹操追击的风险也要带着百姓同行?

 一是为守护百姓免受曹军伤害;

 二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仁义之名;

 更重要的是为未来立足之地积累足够兵力以抗衡曹操!

 十万百姓至少能训练出万余精兵,

 极大增强他们的实力。

 然而,如今却因那一碗热粥,一切化为泡影。

 “军师,百姓不断离散,该如何是好?”

 心绪烦乱之时,刘备望向身旁的诸葛亮,不禁发问。

 诸葛亮转身望向人群,轻轻摇头,面露忧色。

 他手持羽扇,神色复杂地说:“曹操此举,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以民心对抗主公的仁德。”

 “破解此计,唯有粮草,但我军粮草匮乏,兵马尚且不足,怎能分给百姓?”

 说到底,曹操擅长的是后勤保障之战。

 粮草充沛时,即便分出一部分给百姓,自身仍有大量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