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真乃文武双全

 刘备心中暗喜,手指微微颤抖,面上却故作迟疑,面露难色。

 “这……庐江终归孙权所有,我若趁机夺取,似有违道义。”

 “再者,我与孙权正联手抗曹,此时不宜起争端。”

 刘备虽言不由衷,心中却早已蠢蠢欲动。

 若得庐江,一郡之地在握,崛起指日可待。

 他望向诸葛亮,深知此人智谋超群,且不似自己顾虑重重,正需地盘施展才华。

 刘备自觉败于曹操身边的神秘谋士,非智不及,而是势弱。

 若有重兵在手,亦可轻易取胜。

 此时,诸葛亮察言观色,主动进言:“主公,江东势弱,庐江与江东隔江相对,孙权虽欲治之而力不足,此地实则难控。”

 “不如主公暂驻庐江,日后寻得新据点,再还与孙权便是。”

 刘备仍显犹豫。

 “不可,此事万不可行!”见刘备迟疑,诸葛亮知时机未成熟,转而看向庞统。

 庞统心领神会,起身,笑容满面地说:“主公,正因我们与江东联手对抗曹操,接管庐江才更为必要。”

 “缘由何在?”刘备不解,追问。

 庞统轻笑,慢慢道来:“赤壁之战后,江东兵力受损,定会收缩防线,重整军备。而庐江远离江东,孙权难以顾及,此地便成孤城,易遭曹军偷袭。”

 “主公试想,庐江若落他人之手,非但无助,反使曹操得利。主公岂能见盟友之地沦陷?”庞统语气坚定。

 刘备闻言大怒:“我与曹操势不两立,岂容他侵占疆土!”

 庞统笑道:“既如此,主公何不受封庐江太守?”

 “取庐江非为侵占江东,而是暂借此城,助江东抗曹。”

 经庞统一番劝说,刘备神色渐缓。

 他望着庞统,道:“士元言之有理,但此事名不正言不顺,我若执掌庐江,江东恐难接受。”

 “主公勿忧。”诸葛亮插话,“主公身为皇室宗亲,大义所在,名义上无可挑剔。至于江东,书信一封,阐明利弊,孙权及江东文武自会理解,不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