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此刻危急,有何良策(第2页)

 若非曹操派的人代为回绝,苏晨实在难以应对。

 来访者多是曹仁的管家、程昱的随从等,他初入曹营,不便直接拒绝。

 同事之间,日后还需共事,关系僵硬并无益处。

 许褚道:“听说刘备和北方都有消息传来,但具体内容我不清楚,丞相也没说。不过丞相收到消息后,脸色不太好。”

 刘备又搞什么鬼?

 苏晨心中暗想。

 他设计让刘备离开鄂城,还擒了张飞、关羽,按理说刘备应四处逃窜才对。

 但从许褚所言来看,刘备似乎又有新动作,让曹操头疼。

 算了。

 他想不出缘由,等见曹操再问便是。

 穿过庭院,来到内室。

 程昱等谋士及曹仁等重要将领皆在场。

 十几人围成一圈似在商议,曹操端坐主位,并未参与。

 “军师到!”

 曹操见苏晨前来,眼中一亮。

 众人闻言停下交谈,望向门口。

 看清是苏晨后,众人拱手齐声道:“苏祭酒。”

 “见过诸位。”

 行礼毕,苏晨疑惑地看向曹操:“丞相急召,可是有何要事?”

 曹操点头,目光转向程昱。

 程昱将两封信交予苏晨。

 他匆匆一瞄,一封乃诸葛亮所作《敬告天子书》,另一封则为曹营探子带回的密报。

 他先启诸葛亮之信。

 阅罢,事情缘由即刻明了。

 信中,诸葛亮颂扬刘备身为皇叔,深得民心,现掌庐江太守之职,志在重振汉室、复兴刘氏……诸多赞誉之词不绝。

 实则要旨仅二:

 一,刘备攻取庐江及周遭要地,获大量粮草兵力,告之许昌朝廷无需忧虑,待时机成熟再施援手;

 二,警示曹操速还天子,割让数州,尊奉天子以安天下。

 阅毕,苏晨愕然。

 看来实力令人膨胀,诸葛亮甫得五六万兵马及重镇,便胆敢挑衅曹操。

 随后,他拆解探子之信。

 内容简练,一眼便知刘备得庐江之因。

 原是内奸献城投降。

 此人刘靖倒是大方,重镇也舍得相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