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藏兵之法(第2页)

 毕竟攻城历来讲究三倍围、十倍伐的原则。

 “只要确保十五日内江陵无虞,便已足够。”

 苏晨点头微笑:“我适才赞同,正是因为周瑜分兵至夷陵,迫使我们不得不派援军。

 本来只需派遣一万兵马便足矣,但周瑜此举,却使我能够增派更多兵力而不会引起他的怀疑。”

 如此布局,周瑜必定不会对我们的援军出手,他心中所想是夺取江陵,而非埋伏我军增援。

 毕竟那些援军已前往夷陵,困扰的是刘备,周瑜并无义务相助刘备,因此这两万人定能平安抵达夷陵。

 到时,夷陵城中将有三万兵力,与刘备的大军数量相当。

 子孝以为,刘备还会拼死攻打夷陵吗?

 而江陵城虽仅剩一万兵力,却足以引诱周瑜全力进攻,这正合我意,可借此机会迅速削弱周瑜的军力。

 待江陵将要撑不住时,我只需立即从夷陵调遣一万兵力回去支援,继续坚守即可。

 若江东兵力折损过半,我们便可向襄阳求援。

 如此一来,两座城池都能保全。

 孙刘虽结盟,实则各为其主,眼中只有自身利益。

 苏晨正是利用了这一特点。

 听完苏晨的话,曹仁满心疑惑,这样的分兵策略闻所未闻。

 虽看似有些道理,却太过冒险。

 曹仁忧心忡忡地说:“苏祭酒,此法变数太多,稍有差池便后果难料。”

 “一旦周瑜率军袭击我方援军,这两万人绝非七万大军的对手。”

 “此外,周瑜若倾全力攻打江陵,必然防备援军。

 若从夷陵撤回一万兵力,他岂会毫无防备?那些兵力又怎能顺利进城?”

 苏晨摇了摇头:“子孝多虑了,若周瑜去对付那两万兵马,他就不再是周公瑾了。”

 “我之前已说过,孙刘貌合神离,周瑜绝不会阻止援军赴夷陵,这对他是百利而无一害。”

 “即便周瑜真率军进攻,他也不会倾巢而出,毕竟我城中尚有一万人,随时可能突袭他的主营。”

 “为确保万无一失,周瑜即使要进攻,也只会带刚好能击败这两万大军的兵力。

 子孝觉得,周瑜至少需多少兵力,才能彻底击溃我这两万精锐?”

 苏晨反问。

 曹仁自信一笑:“江东士兵不擅长步战,周瑜除非带双倍兵力,不然未必能打败我这两万精锐。”

 “好吧,假设周瑜率四万大军攻打我们两万精锐,一旦开战便是生死存亡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