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六十年代的养猪场
“姐姐在看什么呢?”
顾绣雅拿来电话本时,就见岑桐正拿着相框发呆。*鸿,特/晓_税′王· +耕.薪^嶵/全^
她凑上前去,在看到里面的照片时随即了然,笑着道:“这上面的是我爸妈和我哥,我哥他之前是部队里的,前不久刚退伍回来,现在在咱们镇子上的警卫队做文职呢。”
“你哥也是刚退伍回来的?”
听到这个介绍时,岑桐心底的疑惑顿时更浓。
同样的姓氏,同样都是刚刚退伍回来,还长得有几分相似。
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她可不信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
“小雅。”
“嗯?”
“你觉不觉得……你哥,和那天救你的大哥哥长得很像啊?”
岑桐放下手中的照片,认认真真描摹起来,“就是……你看他们的眉眼,鼻梁甚至是神态上是不是都有那么一些相似?”
相框中的少年笑的很是阳光,对比起顾连海倒显得少了些许的沉稳。
顾绣雅认真的看着照片上的面庞,回忆着那日见到顾连海的模样,思考许久。
最终摇了摇头。
“也没有吧,我觉得我哥和那个大哥哥相差还是挺大的。”
得到顾绣雅的回答,岑桐心底虽仍旧有些怀疑,但也不好再多说什么。_求?书.帮¢ *埂¢新?嶵\全`
“找到了姐姐,走,咱们去打电话问问。”
在这个连电都没有普及,沟通只能靠写信的年代,人们若是想及时找个人,便只能去镇子上的公用电话亭。
一分钱一次,也算是便宜的价格。
午后的阳光照的道路有些昏黄闷热。
两人站在电话亭前,顾绣雅攥着电话本的纸页还有些发潮。
伴随着一阵老式电话按键的提示音,听筒里传来一阵刺耳的电流声。
紧接着下一刻,电话另一头被接通。
“你好,我找顾守义。”
电话那边的接线员应了一声,随后便是片刻的沉寂。
等待时,岑桐靠在电话亭的门框上,视线扫过前方青石板街道来往的行人和商贩。
这还是她自打穿越过来以后,第一次安静下来,认认真真的欣赏这里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