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红山女神(第2页)
她无视了所有嘈杂的质问和闪光灯,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坚定地走向展厅中央那聚光灯下的展示台。
她的姿态从容不迫,又矜贵娴静。
仿佛不是走入一个精心布置的审判场,而是踏上属于她的王座。
她将保险箱放在展台上,指纹、密码、钥匙三重解锁。
箱盖缓缓开启——
刹那间,仿佛时空凝固。
那枚融合了五千年古玉之魂、破碎裂痕之痛、金缮技艺之魂、以及守护者鲜血与意志的“镂空玉猪龙鬼工球”,静静地躺在黑色丝绒之上,沐浴在顶级灯光下。
近??乎全方位的打光让它散发出比在博物馆展览时还要耀眼夺目的光泽。
它没有旁边那件加盆国双透釉玉白瓷瓶那样炫目冰冷的完美无瑕,它的身上带着岁月的痕迹、重生的印记。
那些金色的缮纹如同古老的图腾,又如同生命的脉络,在玉质内部缓缓流动。
一种深沉内敛、磅礴大气的光华从中自然流露,那是一种跨越了时空的、来自文明源头的震撼力。
整个喧嚣的宴会厅,陷入了一种死寂般的、被极致之美和深厚历史冲击后的震撼寂静。
所有质疑和喧哗,在这件真正的瑰宝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可笑!
明既白清冷而清晰的声音,打破了这片寂静,如同玉石相击,传遍全场:
“诸位质疑它的历史?很好。”
她目光扫过台下脸色开始变化的加盆国官员和学者,
“根据我国红山文化遗址的最新考古发现与碳十四测定,这枚玉猪龙鬼工球的工艺特征与年代,极有可能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距今超过五千年。它很可能是当时部落崇拜中,某位地位尊崇的‘女神’或祭司的心爱之物。”
她微微停顿,目光变得锐利如刀,扫过在场每一个加盆国人:
“而五千年前,当华夏先民已经能雕琢出如此精妙绝伦、蕴含天地哲学的王器时,请问,当时的加盆列岛,处于什么时代?”
加盆国官员和学着面面相觑,都没拿准明既白在卖什么药:
“据我所知,大概还是以绳文文化为主,以村落为单位,使用粗糙陶器和石器,挣扎于温饱的边缘吧?试问,连玉石加工的基本工具都未曾完备的文明,如何能诞生如此登峰造极的玉器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