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谈判开始!(第3页)

一番话,颠倒黑白,强词夺理,甚至反咬一口。

会场一阵轻微的骚动,所有目光都投向了华国代表团主位上的那个女子。

明既白今日穿着一身剪裁利落的深色西装,长发一丝不苟地挽起,露出清晰而冷静的侧脸线条。

她并未立刻反驳,只是缓缓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松本,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虚妄:

“松本先生,”

她的声音清朗沉稳,透过同声传译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看到您对艺术价值的理解,似乎还停留在表面炫技的层面,令人遗憾。”

只一句,便让松本脸色??微变。

明既白不疾不徐地站起身,走到投影屏前,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落在玉猪龙鬼工球上:

“您用‘原始粗糙’来形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红山文化代表作?恕我直言,这是对祖先智慧最大的不敬。”

“这件玉猪龙鬼工球,采用整块岫岩玉籽料,内部镂空雕刻,内外球体灵活转动,误差小于零点一毫米。请问,在五千多年前,没有现代精密仪器的情况下,我们的先祖是如何仅凭双手和石器完成这‘鬼斧神工’的?”

她语速平稳,却字字千钧,

“这需要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对材料力学、几何空间的极致理解和感悟!这种源自文明源头的、充满生命力的创造力和精神图腾般的象征意义,岂是后世一个工艺精湛的瓶子所能比拟的?”

每一个反问都像一记无形的耳光,扇在松本和那些附和的加盆国专家脸上。

明既白微微挑眉,

“至于你所谓的历史记载模糊……”

她示意助手切换屏幕画面,大量详实的考古报告、学术论文、甚至古代地方志的扫描件逐一呈现,

“关于红山文化玉猪龙的考古研究汗牛充栋,其作为中华龙图腾早期雏形、祭祀礼器的历史地位在国际学术界早有公论。

反倒是贵国的双透釉玉白瓷瓶,其早期技术源头,似乎与我国唐代邢窑、宋代定窑的白瓷工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我在这里详细展示一下技术流变的对比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