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高家必定是将那九渊的祖坟刨了(第2页)

 镇江府顺理成章就出现了一波贩卖漫画《大学》的黄牛,竟将书炒到了十二两一本。 

 许多大户人家是不在意钱的,倒是那些穷困书生大骂那些倒卖之人抢钱。 

 一时间,镇江府因此事闹得沸沸扬扬。 

 如此持续了近十天,镇江府传来消息:“平兴县的墨竹轩还有货!” 

 于是不少人涌向平兴县。~e/z\k!a/n.s`.!c?o?m+ 

 与十二两银子一本的漫画《大学》比起来,搭售那么一两本书实在不算什么,何况搭售的还是程文集,总归是正经书,看看也没坏处。 

 …… 

 杨彰晚上回来时,就见小孙子屋子点着灯,透过窗户能看到小孙子正捧着书本看得认真。 

 杨彰看得颇为欣慰。 

 深夜小孙儿竟如此刻苦,将来必会学有所成。 

 杨彰静静看了会儿,怕打搅小孙儿,转身便要离开,就听背后响起小孙儿的怒喝:“姓高的丝毫不知何为礼义廉耻!” 

 杨彰一惊,回头看去,就见小孙儿正皱着眉怒气冲冲看着手中的书。 

 杨彰脸色便是一沉,径首进了小孙儿的屋子,一眼便瞧见小孙儿手中的书尽是一格格的画。 

 杨彰心底升起一股怒气。 

 当年他那不争气的儿子就喜爱看话本,为了瞒过他,还特意夹在西书五经之下读。 

 这个最受他器重的孙儿竟也是如此,往日怒火一同涌上心头,让他如何能不怒,一把夺过书便看了下去。 

 粗略扫了一眼,却发觉有些熟悉。 

 他翻到封皮,没错,是《大学》,而画作者乃是“九渊”。 

 杨彰自是听说过“九渊”的大名。 

 此人所作的《论语》、《孟子》皆是寓教于乐,他小孙儿看完那两本书,竟对《论语》和《孟子》颇感兴趣,背诵起来更是毫不费力,当时他便大加赞赏,只觉这九渊实乃一奇人,对幼童有教化之功。 

 可惜此人出所谓“漫画”的速度极慢,让人等得心焦。 

 此前他也买了些别的书坊刊印的西书五经,均是说教意味极重,小孙儿并不喜看,不成想竟出了《大学》。 

 作为长辈,虽信任九渊,到底还是要简单翻阅几页,确保无事方才肯给晚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