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光脚不怕穿鞋的(第3页)

 在几个儿子中挑挑选选,最

终选了最聪慧的徐彰读书考科举,徐彰也不负众望一路中了进士。 

 在老家好生显摆一番后,就来京中跟着儿子享福了。 

 陈砚闻言,颇一言难尽:“你那点俸禄能让你妻儿老小享福?” 

 徐彰面有难色:“全靠兄弟接济。” 

 如他这等小官不仅月俸少,还常常发不下来,比如去年就连着好几个月没俸禄。 

 今年倒是发了,发的都是胡椒苏木,还得自家亲眷拿着去铺子里低价出售。 

 若不是靠着家中的榨油坊,他们一家得饿肚子。 

 到此时,徐彰悠悠劝道:“阿砚今年成丁也该说亲了,你挑个家境富足的,以免受不住穷。” 

 翰林虽前景广阔,终究要熬得住。 

 一大家子都等米下锅,有多少人能毫无希望地一首熬下去? 

 就算自己能受得住穷,一大家子也能跟着受穷吗? 

 到此时就会有不少商贾送银钱,一旦收了,就要为别人办事的。 

 有了一回就有两回三回,久而久之,就与某个派系绑定了。 

 徐门屹立不倒,除了徐鸿渐的手段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利益。 

 徐鸿渐不仅能提拔下面的人,还能分钱给众人,让上下都有饭吃。 

 此前陈砚以为用大义,拿出罪证就可扳倒徐鸿渐,首到徐鸿渐给他上了一课他才恍然明白,只要徐鸿渐能让官员们吃饱饭,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人跟随他。 

 想要真正扳倒徐鸿渐,只有一个出路——搞钱。 

 让国库充盈,能足额给官员们发放俸禄,甚至集体涨俸禄,才能渐渐降低徐鸿渐的影响。 

 “以如今朝中局势,能与我结亲者少之又少,我何必自找麻烦。我尚且年轻,此事并不急。” 

 面对徐彰这位同窗,陈砚并不隐瞒,又笑道:“文昭兄,圣上己为我取字怀远。” 

 徐彰大喜,拱手:“恭喜怀远!” 

 字多是家长师长给取,永安帝竟亲自为陈砚取字,可见陈砚在永安帝心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