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弹劾

 杨夫子本以为陈砚回京开海,必会十分忙碌,谁知陈砚整日待在家里与周既白说朝堂的局势,各种国策,根本不出门。·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连着等了两日,杨夫子终于没忍住问陈砚:“你怎的总在家里,不去办正事?” 

 陈砚一本正经道:“学生在等。” 

 “等什么?” 

 杨夫子颇疑惑,难不成是等人相帮? 

 “等他们对学生出手。”陈砚笑得:“学生只要待在京里,就会有许多人不舒坦,他们只有两个处置之法,要么将学生赶出京城,要么让学生下大狱,无论哪一种,都要有人跳出来,学生也正好可以看清楚些。” 

 当然,更需让永安帝看清楚。 

 杨夫子便不再问,专心做各种吃食。 

 为了防止有人提早在他买的菜里下毒,杨夫子总是换着地方买菜,每天守着灶台做饭。 

 有陈砚教导,他也就不用费心去看周既白的文章。 

 如此平静过了三日,陈砚就被召进宫了。 

 暖阁内,陈砚恭恭敬敬行完礼,并未听到永安帝让他起身,他就安安静静跪着。 

 永安帝连着看了两份奏章,目光一扫,瞧见乖巧跪着的陈砚,心里就有一股无名火。¢纨! * +神\栈/ ¨已^发,布/最`鑫+蟑-截? 

 他冷笑一声:“你在京城日子过得倒是舒坦。” 

 陈砚闻言,将头更低了些,语气颇为感激道:“恭谢圣恩,让微臣在京中多待几日,能与恩师团聚。” 

 闻言,汪如海不禁偷偷抹了把汗。 

 也不知这位三元公是真听不出来,还是假听不出来。 

 永安帝被噎得难受,转头就对伺候在一旁的汪如海道:“将这些个弹劾他的奏疏都拿过去,给本朝的三元公好好瞧瞧。” 

 汪如海小心应是,端起一摞奏章放到陈砚面前,笑着道:“陈大人您先看着。” 

 陈砚抬头瞄了一眼,应该有十来份奏疏。 

 也还好,不算特别多。 

 大梁朝的官员被弹劾实属正常,一连被十来人弹劾虽少见,倒也不是没有。 

 这阵仗比他想的还是要弱一些,看来那走私集团的势力也没他想得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