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落后4(第3页)

堂堂次辅,竟为了奸商与士林为敌,必要被士林骂死。

大梁朝的官员,官声就如血条一般。官声越好,血条越厚,纵使被攻讦,也不会有事。要是官声没了,仕途也就完了。

“能几日内将舆论推到如此境地,这背后之人非他焦志行莫属!”

刘守仁咬牙切齿。

吕先生神情凝重:“若单单只一个焦志行,此事倒也罢了,若这背后还有胡益,东翁的处境就危险了。”

首辅的权力比次辅大上许多,原本焦志行可彻底压制住刘守仁。如今倒过来,几次大的决策都是刘守仁更占优,靠的是与胡益联手。

一旦胡益倒向焦志行,刘守仁这个次辅就真是孤掌难鸣了。

想到胡益在此事上的异常表现,刘守仁神情微变。

静思片刻,他道:“焦志行自持身份,又看重名声,必不会与胡益为伍。”

若焦志行真和胡益为伍,必会引起清流一些人不满,那才是动了焦志行的根基。

想得越深,刘守仁越发冷静:“胡益为何对王申提出的一条无关痛痒的律法如此在意,为此不惜与我相抗衡?”

怕不是这背后还有只手在操控。

且这招数让刘守仁有种熟悉之感,颇像那陈砚的路子。

可陈砚远在松奉,还在为开海焦头烂额,如何能插手京城之事?

且胡门上下都对陈砚痛恨不已,纵使胡益想要将陈砚纳入麾下,胡门上下也必不会答应。

这背后还有焦志行在搅风搅雨,绝不是陈砚一个地方知府能弄出来。

想到八大家族已将那些货物都收入囊中,刘守仁就将此怀疑打消。

“王申此人不过一个礼部侍郎,东翁万万不可为了压制他得罪士林。”

吕先生提醒。

刘守仁道:“一个小小的王申,还不足以让本官为他败坏官声。”

闻言,吕先生松了口气。

如此才是一名合格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