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镇河棺(第3页)
“再后来,是村头老夏家刚满月的娃儿夜里哭得厉害。”
“第二天一早娃儿连同摇篮都没了!就在河边,只留下几个湿漉漉的脚印子,像是从河里爬上来的。”
她的话让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
“是河神发怒了吗?”
一个妇人惊恐地问。
“什么河神!”
三婆婆激动地用拐杖杵着泥地。
“那是水里的凶煞!是吃人的恶鬼!是镇在河眼里的祸害!要不是后来那位路过的游方道长…”
提到道长,一首沉默地站在人群外围、紧紧抱着怀中墨玉瓷偶的夏青璇,眼神猛地一凝。
她下意识地收紧了手臂,瓷偶温凉的触感透过布帛传来。
“道长?”
村民们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那位道长怎么了?”
“那位道长真是神仙中人啊!”
七叔公眼中闪过一丝敬畏和感激。
“他看了河水,看了冒头的棺材,掐指一算,脸色就变了。”
“他说这棺中之物凶戾滔天,被前人用锁龙链镇在河眼深处,汲取水脉阴气,本不该现世。”
“是连日暴雨,地脉变动,加上村里这些年人丁渐旺,阳气扰动,才让它又有了冒头的机会。”
“道长说,此物若脱困,必成一方大祸!”
“那…那怎么办?”
众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道长说,捞是捞不上来的,强捞只会损人性命,激怒它。”
七叔公回忆着。
“他让我们准备了香烛纸马,三牲祭品,在河边开坛做法,整整三天三夜。”
“那三天,河里的水就没消停过,翻腾得跟开了锅似的,夜里还能听到棺材里传来指甲挠木头的声音,还有锁链在水下哗啦啦地响,听得人头皮发麻!”
“最后一天夜里,电闪雷鸣,比今天这场雨还吓人!”
三婆婆心有余悸地插话,
“道长站在祭坛上,手里的桃木剑都劈断了。”
“最后他好像往河里扔了个什么东西,金光一闪,那翻腾的河水才慢慢平息下去…道长自己也吐了好几口血,脸色白得像纸。”
“临走时再三叮嘱,万万不可再动那棺木,也不可再深究,只当它不存在,用香火和敬畏之心安抚,或许还能再镇它二十年。”
“这不正好二十年了吗?”
有人失声叫道。一股宿命般的寒意笼罩了所有人。
“那道长…后来去哪了?”
夏青璇清冷的声音忽然响起,打破了压抑的沉默。她抱着瓷偶,走到七叔公面前,眼神深邃。
七叔公摇摇头。
“不知道。道长走的时候连个名号都没留下。”
他看向浑浊的河水,又看看惊惶的村民,无奈地叹息。
“眼下怕是只能按老道长当年的法子,先备下三牲祭品,烧些香烛纸钱求个安稳吧,龙舟赛今年怕是……”
“拿什么祭?”
之前那个提议用铁链的年轻后生梗着脖子,红着眼睛,恐惧似乎化作了某种偏执的愤怒、
“二十年前用娃儿祭,现在难道还要我们用人命去填这无底洞。”
“我就不信这个邪,捞不上来
,那就炸了它。”
“对,用炸药总能把它炸碎吧?”
“胡闹!”
七叔公和三婆婆同时厉声喝止。
“水生!你疯了!”
夏水生也连忙拉住那个冲动的同伴、
“你忘了刚才的教训了?绳子铁链都断了!血水都出来了!那东西是能用蛮力对付的吗?你想把全村都害死吗?”
“那你说怎么办?等死吗?等着它哪天再从河里爬出来吃人?”
年轻人激动地吼道。
场面再次混乱起来,恐惧、无助、愤怒、争执,各种情绪在人群中交织冲撞。
是遵循二十年前道长的警告,以敬畏之心安抚?
还是像这个年轻人说的,用更激烈的手段彻底解决隐患?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玉带河浑浊的水流声,仿佛成了这场纷争最冷漠的背景音。
夏青璇默默退回到人群边缘,低头看着怀中安静如昔的墨玉瓷偶。
阳光透过人群的缝隙,落在瓷偶温润的表面。
只有她能感觉到,在刚才瓷偶内部,默儿那初生的、温润如玉的魂体,似乎极其轻微地悸动了一下。
不是恐惧。
更像是一种源自本能的感应,仿佛沉睡的幼兽,嗅到了远方另一头强大凶兽的气息。
夏青璇的心,缓缓沉了下去。
她抬头望向那波涛汹涌、散发着不祥腥气的玉带河,美眸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这河里的东西,恐怕比二十年前,更加凶险了。
默儿若是被这邪物所影响,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