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页)

她越表现得对他冷淡,萧谨荣便越觉得此女心思狡黠,与她的继母是一类人,看上去挑不出错处,背地里还指不定如何呢!

他的这番猜度许舒窈亦是不知情的,没过几日,萧二老爷那边就让人到霁文斋传话,说是与沈家已经说好,舒衡明日便可去上学了。

姐弟俩为此很是高兴,锦华堂那边几日前便送来了笔墨纸砚。

许舒窈吩咐雨竹帮阿弟一一收好放进书袋,又再三嘱咐那个跟去的小厮:“你要时刻紧跟着舒衡少爷,来回的路上尽量与四少爷、五少爷同行,若是遇到旁人找麻烦,也可去寻他们。遇见解决不了的事,一定要尽快回国公府寻人。可知晓了?”

那小厮是个家生子,父亲是萧二老爷院里的一名管事,姓程,一直以来便想让儿子识文断字,只府内跟着少爷读书的小厮向来都有定数。

程管事身在二房,二房便只有萧谨荣一棵独苗,如今年岁也大了。

程管事原本对此已经不抱希望,不想府上却来了位表公子。

程管事听说许舒衡要去沈家族学后,立马便求了萧二老爷,如此程安才到了许舒衡的身边。

程安老老实实地听着,生怕有任何疏漏之处,他这几日跟着舒衡少爷,已经略识了几个字,心里激动之余,又联想到老父亲来时的一番叮咛,此时正是干劲实足的时候。

当即拍着胸脯道:“姑娘请放心,小的心里都明白。”

他说话时眼睛亮闪闪的,是个很灵活聪慧的小子,许舒窈想。

沈家也在西城,与住平安大街的成国公府仅隔了两条巷子。

许舒窈把他们送到二门,略等了等,便看到三房的两个少爷一前一后地出来了。

四公子萧谨文如今十五,据说过了十六便可不用去族学了。

京城勋贵之家的公子,若是要下场参加科举考试,也会比普通学子们容易许多,甚至会简化前面的乡试,直接参加会试即可。

萧家大公子承爵,三公子跟着国公爷去了边关。

二公子如今还在府上,听说是打算像他老子一样直接求皇上授个闲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