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深蓝启动(加更)(第2页)

“舆论上,《金融时报》和《华尔街日报》今天早晨同时刊发了深度调查报道,

暗示我们与‘某些地区的不稳定因素’存在模糊关联……”

每一条消息,都像是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凝重的空气中,激不起涟漪,却只会让压力倍增。

窗外的乌云压得更低了,维港的海水呈现出一种不祥的墨绿色。

然而,刘光天却一言不发。

他的目光越过了波诡云谲的海面,牢牢锁定在一艘正劈波斩浪、缓缓驶出港口的巨型集装箱轮上。

那庞大的船身漆着无比醒目的——华兴航运的徽记。

在如此阴沉的天色下,那标志仿佛自身在发光,像一柄沉默而坚定的利刃,毅然决然地劈开暗沉压抑的海面,驶向未知的风浪。

良久,他缓缓转过身。

脸上不见丝毫怒意,反而掠过一丝近乎狂热的、只有顶尖掠食者被激起斗志时才会出现的兴奋。

那是一种冰冷的、计算着的狂热。

“他们终于开始了。”

他声音平静得出奇,却冷得骇人,每一个字都像冰珠砸在地板上,

“报纸、供应链、资本围剿…几十年了,还是这老一套。”

“他们总是低估了想要上桌吃饭的新人,手里攥着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筹码。”

“通知陈启明,”他头也不回地吩咐,声线没有半分波动,却带着最终裁决意味,“启动‘深蓝’预案。”

“是时候让我们的‘朋友们’,动一动了。”

“陈启明”这三个字,在华兴內部乃至更高层面的小圈子里,本身就是一個宣言,一個时代变迁的符号。

当年刘光天以蛇吞象之势控股香江汇丰,震动西方金融界。

那场战役不仅仅是资本的胜利,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权力夺舍,是一次对旧秩序堡垒的完美渗透。

陈启明,便是刘光天在那场战役后,亲手插入旧秩序心脏的一枚最深、最关键的暗棋。

此人出身内地寒门,却拥有剑桥经济学博士的金字招牌,更历经华尔街投行和伦敦金融城的淬炼,通晓全球金融市场的明规则与潜规则,更深谙东方哲学里的谋略与隐忍。

他像一柄收在名贵丝绒里的淬毒匕首,无声无息,却能在关键时刻一击致命。

在他数年来的主导下,这家英资银行经历了一场悄无声息却彻彻底底的大换血。

所有关键位置的英籍高管早已悉数“荣休”或“调任”,退出核心决策圈,

取而代之的,是背景干净、能力卓越且对刘光天绝对忠诚的“自己人”,以及一批只认利润的国际金融精英。

旧的汇丰是西方在远东的金融堡垒;

新的华兴汇丰,表面严格遵守一切国际合规条款,光鲜亮丽,

但其内核的每一个字节、每一次资金跳动,都只为刘光天的意志服务。

因此,“启动‘深蓝预案’”的指令一旦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