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两极分化(第3页)
没有刺耳的谩骂,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通充满关切之意的电话,直接打往华兴集团总部或相熟的员工那里:
"阿明啊,公司系唔系遇到咩麻烦?刘生佢没事嘛?"
"系唔系日本仔耍咩手段?逼刘生签啲乜嘢?"
"需要嘅话我哋可以联署声援!华兴千万要顶住!"
"华兴系我哋港人嘅骄傲,有需要一定要出声!"
港岛民众的视角,浸染着这座国际都会特有的务实与开阔。
他们见证过风浪,更见证过刘光天如何一次次在风浪中擎起旗帜,带领着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的华兴集团破浪前行。
在他们心中,刘光天早已超脱了商业领袖的范畴。
他是维多利亚港畔永不熄灭的灯塔,是香江儿女在风浪中最坚实的依靠,是港岛当之无愧的脊梁。
茶餐厅里的阿叔、写字楼里的白领、码头上的工人,提到他的名字时,
语气中总带着一份由衷的敬意——他不仅是成功的象征,更是港人拼搏精神活生生的注解,是他们最尊敬的人。
这份信任,并非盲目,而是源于无数次事实的淬炼:
是华兴慈善基金每年天文数字的医疗、教育投入
是遍布全港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和基础设施改造
是业界顶尖的薪酬福利和员工保障体系
是产品出现问题时的全额召回和终身保修承诺
他们担忧的是华兴和刘光天本人的安危,而非急于批判。
这种来自大本营的、近乎家人般的信任与关怀,通过电话线汇聚成一股暖流,让面对外界狂风暴雨的华兴员工倍感温暖与力量。
华兴内部的员工则一如既往地稳定。
接线组的同事接到乡亲来电时总是耐心回应:
"多谢关心!刘生好好,公司一切正常。"
"老板咁做一定有深意,大家放心。"
"时间到就明啦,我哋对华兴有信心。"
东京,一个高档酒店。
刘光天站在窗前,俯瞰着脚下东京的夜景。
秘书轻声汇报着内地汹涌的舆情和港岛温暖的关切。
听到内地如预想中的骂声,批评声时他面无表情。
而当听到港岛民众那些焦急而真诚的询问时,他的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知道了。”他依旧仅回了三个字,语气却似乎比之前多了一丝温度。
他理解内地的愤怒,那是朴素的爱国情感。
而他更珍惜港岛的信任,那是历经风雨后沉淀下的深知。
他不需要向谁解释。
现在的他也无需向任何人解释。
他的高度,已由他亲手重塑的规则与实力铸就,足以让他超脱于喧哗之外。
万千目光,或赞或谤,于他而言,皆如过耳之风。
他所求的,从来不是世人的理解或颂扬,唯求夜深人静之时,扪心自问,能得一片无愧无怍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