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从沙海,到终极种蘑菇
第705章超好玩我们一起去吧!(第2页)
房间的窗帘拉着,无邪他们在外面的说话声传进来。
说的是接下来几天的安排。
凌越坐在梳妆镜前慢条斯理的梳头发,一边思考文件里的内容。
内容并不繁杂,解读的是她在墓园里挖出来的那几块石头上的信息。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1896年那个时间段前后,疑似去往过冰岛那片区域的南洋档案馆外派特务的相关记录。
显然,石块上的信息正是这位卷阀特务留下的。
按照张麒麟的推论,这个特务的级别应该不是很高,负责的任务也多是收集全球各地的异常事件,并对其进行调查。
有张海盐这个大喇叭,凌越早就对张家早年的档案馆机制有所了解。
就像张海盐,原本是张海琪在澳门时收养的众多孤儿之一。
经过训练,在十六岁时和同伴一起被派往南洋。
在经历种种重返厦门之前,张海盐和他的同伴都不知道他们所在的南洋档案馆名义上的上属机构——海事衙门——其实根本不是他们的上司。
说起这件事,张海盐当时还挺破防的,多少年过去了,还是忍不住祥林嫂一样唠叨。
凌越也从他的唠叨中知道了档案馆的基本运作方式。
——收养孤儿作为外围探员,经过筛选进行考核,最后才是通过特殊的血热方式,把这个人转变成张家外家人。
很多外围探员,也就是外派特务,都会像张海盐那个丧生于南洋的小伙伴一样,到死都不知道张家的存在。
这也可以解释埋葬章有回,利用纹身图样传递信息的手法过于简单直球。
凌越他们一开始都因为怀疑对方是张家人,于是习惯了用揣摩张家人做事风格的思维,去分析纹身图样。
所以一时之间,反而走了岔路。
至于石头上用于传递消息的某些符号,凌越觉得陌生,事实上作为族长的张麒麟也并不是全部都能辨认出来。
因为很多符号,都是档案馆在培养外派特务的时候,进行过简化或添加的。
张麒麟也是抓了正好在村子附近当山林野人的张海盐过来,才全部解析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