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季后赛首战,对阵VG(第2页)

 他觉得选手对于将要面对的对手第一印象,能反应出很多东西...

 一个是敌方队伍在选手内心的一个阈值(评价即阈值),这个阈(yu)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就说明了这个战队给人的一种普遍的印象。

 另一个就是能看出选手此时的心理状态,有没有压力,有没有自信,有没有那种很火热的感觉。

 这些对于他的bp来说很重要。

 搞清楚了第一印象,你就知道,哦...打这个队伍的时候我bp设计不能太过激进,因为选手给出的阈值太高了,

 那么此时此刻,他就会选出稳健的阵容或者说看起来就像能赢的阵容去应对对方战队给出的题目。 甚至有时候,可能会掏出底裤阵容来应对这棘手的bp情况。

 阈值中规中矩那他就会看当前队伍的状态,这就涉及到第二个选手的心理状态了,心理状态不错,

 很有自信心,觉得自己行了,我可以...

 这样他可能就会让自家选手拿出自己的绝活英雄,给选手吃一剂定心丸。

 如果状态不行或者是没特别大的把握的状态下,他就会调整bp策略,综合多方面考虑进行bp设计,不是一味的稳健,也不是全凭选手个人的意愿。

 最后,阈值太低的话,那就完全没必要纠结了,按照选手的意思来走,因为打这种对局,

 有时候教练在bp方面的理解往往没有选手理解得透彻,选手觉得他们太菜了,

 他们知道什么英雄好虐菜,虐菜职业选手一向是很擅长的,而且能激发选手的虚荣心,

 以此获得满足感,使自身状态能够达到最佳。

 现在他的bp思路差不多就是这样,当然,更多的时候他也会参考吴志龙给出的建议,因为他感觉这个年轻人非常的不简单,感觉这人打过的对局,比自己上过的分都多得多。

 总之一句话,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信他准没错。

 ......

 “vg这个队,谈不上强,只能说中规中矩,跟我们打过的蛇队差不多,但是相比于蛇队,好打一些,因为他们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选手,能进入季后赛完全是因为在东部,要是在西部的话,估计是进不了季后赛了。”

 吴志龙适时给出自己的分析,他觉得wata问这个问题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他没当过教练,不清楚教练的心理活动,但是教练,严格意义上来说不仅仅是团队的核心辅助大脑,更是一个了解选手,开导选手的一个很重要的,类似于心理咨询师那一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