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岩羚宗的决择
他深吸了几口气,平复了一下依旧有些狂跳的心脏,立刻对等候在殿外的心腹长老低声喝道:“快!立刻去我书房,取我的卷轴来!要快!”
“是,宗主!”那位长老不敢多问,连忙飞奔而去。
拓跋希站在原地,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
他必须将这件事办得漂漂亮亮,不能出任何纰漏。凌寒阁主将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既是一种考验,也是一个…或许是机会?如果办好了,是否能在兽神阁内站稳脚跟?
他不敢怠慢,快步走向自己的书房。很快,心腹长老将卷轴取来。这是宗主卷轴,能够进行远距离、较快速的信息传递,通常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拓跋希铺开卷轴,略一沉吟,便开始书写。他写给岩羚宗宗主卡密丝和雀峰宗宗主谭梦琪的信内容大同小异,但措辞极为讲究:
“卡密丝(谭梦琪)宗主道友亲启:
久疏问候,然事态紧急,关乎我圣龙、岩羚(雀峰)三宗存续之大事,不得不冒昧相邀。近日,武魂殿使者频频施压,欲逼我等彻底归附,条件苛刻,犹如附骨之疽,令人寝食难安。风闻兽神阁亦有动向,局势扑朔迷离,一念之差,恐有倾覆之祸。”
“希思虑再三,觉我三宗唇齿相依,当此危局,唯有摒弃前嫌,共商对策,方能于夹缝中求存,为我宗门弟子寻一线生机。”
“故斗胆邀请道友,于明日午时,务必亲临我圣龙宗一叙,秘商联合自保之策。此事关乎宗门命脉,万望道友亲自前来,并暂勿声张,以免走漏风声,横生枝节。
写完之后,拓跋希又仔细检查了两遍,确认没有任何会引起对方怀疑的漏洞,这才将卷轴小心翼翼地卷好,注入魂力激活。
叫上门外的弟子让他向着岩羚宗和雀峰宗的方向传递而去。
做完这一切,拓跋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心中的巨石并未落下。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如何应对那两位宗主的到来,如何配合凌寒阁主完成收服,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转身,望向那座此刻如同栖息着史前凶兽般的主殿,眼神复杂,有恐惧,有敬畏,也有一丝…押上一切的决然。
……
岩羚宗,坐落在天斗帝国西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
宗门建筑并非追求华美,而是依傍陡峭的山崖和天然的洞穴修建,与周围嶙峋的怪石、坚韧的岩松融为一体,透着一种粗犷、坚韧而又与世隔绝的气息。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岩羚宗经营的家园。
宗主卡密丝,是一位看起来年约四旬的女子,实际年龄则更大一些。
她身姿矫健,皮肤是因常年身处山地而呈现的健康小麦色,面容不算绝美,却带着一股山岳般的沉稳与坚毅。她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穿透迷雾,看清山峦的脉络。
此刻,她正站在主殿外的悬崖边,俯瞰着脚下云雾缭绕的深谷,感受着山风拂过面颊的冷冽。
“宗主。”一名身形敏捷如羚羊的弟子快步走来,双手捧着一道闪烁着微弱银光的卷轴,恭敬地递上,“圣龙宗拓跋希宗主发来的紧急通讯。”
“拓跋希?”卡密丝英气的眉毛微微一挑,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圣龙宗与岩羚宗虽然同属魂师界不小的势力,平日也有些往来,但多是泛泛之交,动用这种情况,少之又少。
尤其是近段时间,大陆局势风云变幻,兽神阁异军突起,武魂殿动作频频,他们这些夹在中间的宗门更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她接过卷轴,触手便能感受到那上面属于拓跋希的、带着一丝地龙厚重感的魂力印记。注入一丝魂力,印信自动展开,上面的字迹清晰浮现。
随着阅读,卡密丝那沉稳如山的面容,渐渐变得凝重起来。她的眉头越蹙越紧,捏着卷铀边缘的手指也不自觉地用力。
“武魂殿频频施压…兽神阁动向不明…关乎三宗存续之大事…秘商联合自保之策…”
每一个字眼都像是一块石头,投入她原本还算平静的心湖,激起层层涟漪。
她并非对拓跋希信中所言毫无察觉。事实上,最近几个月,武魂殿派来的使者确实比以前更加“热情”,提供的条件看似优厚,但那背后隐含的掌控欲,却让她心生警惕。
而兽神阁,那个如同彗星般崛起,以雷霆手段覆灭蓝电霸王龙、收服七宝琉璃宗的庞然大物,更是如同一片巨大的阴影,笼罩在所有还未明确站队的宗门头上。
拓跋希的信,将她心中隐约的不安彻底点燃了。
“唇齿相依…共商对策…”卡密丝低声重复着信中的词语,目光再次投向远处的云海,眼神闪烁不定。
拓跋希这个人,她有所了解,性格不算软弱,甚至有些傲气,能将逼得他用出“倾覆之祸”、“寝食难安”这样的词语,看来形势确实已经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
他特意强调亲自前来、秘商、勿声张,也符合当前敏感的局面。若是大张旗鼓,恐怕立刻就会引起武魂殿或兽神阁的注意,那才是真正的灭顶之灾。
去?还是不去?
卡密丝心中迅速权衡。不去,固然可以暂时避开风险,但若是圣龙宗和雀峰宗真的达成了什么联合协议,岩羚宗被排除在外,将来恐怕会更加被动,甚至可能被孤立吞并。
去,则意味着要深入圣龙宗,存在一定的风险。虽然她与拓跋希无冤无仇,理论上对方不至于设下鸿门宴,但在这种非常时期,谁也说不准。
沉思了足足一炷香的时间,卡密丝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决断。她猛地转身,对等候在旁的弟子吩咐道:“传令下去,我明日要秘密外出一趟,宗门事务暂由大长老代理。”
“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轻举妄动,加强山门警戒。”
“是,宗主!”弟子领命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