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凉州易帜:凉风军团统治下的凉州(二)
辛弃疾上任的第一把火,便烧得整个凉州大地为之震动。
一张覆盖全州的庞大坞堡网络蓝图,以惊人的速度从帅府发出,化为现实。
一座座棱角分明、壁垒森严的坞堡,如同巨大的钢铁楔子,深深钉入凉州的山川要冲、交通咽喉。
它们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遥相呼应,彼此间以烽燧、信鸽、快马紧密相连,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无情的军事罗网。
最大的心脏——凉州大坞堡,雄踞于凉州城外制高点,俯瞰全城。
其内营房森严,粮仓高耸,兵器库寒光凛冽,从凉州各地搜刮而来粮秣足以支撑一支大军三年血战。
每一座坞堡,就是一座小型的钢铁堡垒,由一名经过严格筛选、只效忠于辛弃疾的风帜校尉坐镇。
堡内士兵编制严密如精密齿轮,日夜操练,巡逻路线精确到每一刻钟。他们所过之处,连风声似乎都小了几分。
任何异常——陌生面孔的频繁出现、商队路引的模糊不清、乃至乡野间异常的集会,都会被冰冷的笔尖详细记录,通过那张无形的网络,迅速汇聚到辛弃疾的案头。
对凉州边军,辛弃疾的处置则更为精妙。
老将秦阳被“擢升”为辛弃疾的副手,明眼人都知道,这“副手”二字是镶着金边的枷锁。
秦阳坐在帅府偏厅,手中那枚象征兵权的虎符冰凉沉重,却轻飘飘得毫无分量——
真正的调兵遣将之权,早已被辛弃疾用严密的军令体系和凉风军团的监军官牢牢攥在掌心。(原15万边军仍然在邢道荣手中,只是把秦阳从邢道荣手中调到辛弃疾手中)
这位曾经在边关叱咤风云的老将,如今更像一尊被高高供起的泥塑,连他以往麾下的将领,也纷纷向邢道荣的帅旗靠拢。
“秦将军,”辛弃疾偶尔会召见秦阳,语气温和,甚至带着一丝晚辈对长者的敬意,“您久镇凉州,深谙此地理俗民情。对于这坞堡联防与地方治理,不知老将军可有高见赐教?”
秦阳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无奈与自嘲,他拱了拱手,声音带着几分苍凉:
“辛统领布局深远,环环相扣,老朽愚钝,实无他言可进。只是……”
他顿了顿,终究还是忍不住低声道,“凉州世家,树大根深,盘根错节数百年。其底蕴,非一时可撼动。若操之过急,绳索勒得太紧,恐……崩断伤人,反噬自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