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凉州的重塑:系统平民的渗透(第3页)

“娃儿,”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在自家低矮破败的茅屋后,借着劈柴的掩护,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气音,对蹲在一旁拾掇柴火的儿子低语。

他浑浊的眼睛警惕地扫过不远处那个正在田埂上“专心”除草的、新来的“张伯”,手中的斧头劈落,发出沉闷的响声,掩盖着他的话语:“祸从口出……小心,千万小心……”

他顿了顿,干裂的嘴唇翕动着,最终吐出一句比寒风更刺骨的告诫,声音压得几乎消散在风里:

“墙……有耳。人……有眼。”

儿子猛地一哆嗦,手中的柴火掉落在地。他顺着父亲的目光,瞥向田埂上那个佝偻的背影。

那背影依旧在除草,动作规律得如同钟摆,仿佛从未留意这边。

但少年却感到一股无形的视线,如同冰冷的针,扎在他的后颈上。

凉州的风,依旧刮着,卷起尘土。

但这风中,已不再有战火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窥伺感。

连家中那盏摇曳的、昏黄的油灯下,最隐秘的低语,也仿佛被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和耳朵包围着。

恐惧的阴霾,不再是笼罩在头顶的乌云,而是化作了弥漫在每一口呼吸、每一个角落的空气本身,沉重、冰冷、无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