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5章

 下午,一些学生则是在学校的实践工坊里,进行着课外活动。.q!i`s`h′e\n/x·s..!c,o_m·

 有的,在学习如何使用新式的水泥,去制作更坚固的管道模型。有的,则是在化学实验室里,尝试着用各种试剂,去分析不同水源的成分差异。

 对于他们而言,科举考试,只是他们人生中的一次检验,而不是终点。林尘为他们打开的那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大门,让他们明白,真正的学问,在书本之外,在天地之间。

 皇宫,文华殿。

 这里被临时辟为阅卷场,殿门紧闭,四周由禁军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连一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殿内,数十名从翰林院精心挑选出来的庶吉士和编修们,正襟危坐,神情肃穆。他们面前,是堆积如山的试卷。

 为了保证公平,所有试卷都经过了密封和誊录。阅卷官看不到考生的任何信息,只能根据文章的优劣,来评定等级。

 整个大殿,安静得只剩下翻阅纸张的“沙沙”声。

 批改过程,紧张而又高效。?躌~4~看`书· -追+最¢薪′璋?結.一篇篇文章,在这些大奉最顶尖的文人手中流转,或被圈点赞赏,或被朱笔批阅,最终,化为一个代表着等级的符号。

 三日后,所有试卷全部批改完毕。

 一份份汇总好的名单,被整理成册,由专人封存,送往内阁,等待着皇帝的最后审定。

 太极殿旁的内阁值房内。

 朱照国、陈文辉,以及吏部尚书王奎,正围坐在一起,讨论着来年的官员调动和京察事宜。

 “……天鼎四年,朝廷清理了一大批尸位素餐的冗官,从地方到六部,至今仍有不少官职空缺。这对朝廷的运转,始终是个隐患。”吏部尚书王奎,抚着自己的胡须,面带忧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