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0章 围猎(7)【4000字补更】

清晨雾霭笼罩着尸乡周围的稻田,被割倒的麦子码放在农田当中堆积成了一个个巨大的草垛。

远远看去,就好像是云雾当中冒出的山头一般。

天色刚刚蒙亮之际,一支数量极为庞大的军队从鸿池方向朝着尸乡前进。

越过尸乡过后便是首阳山,只要翻过首阳山便能抵达孟津。

鸿池一处重要皇家苑囿,属于皇家园林体系的一部分,主要用于帝王游猎、宴饮及水军训练。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皇帝“临鸿池观渔”。

灵帝还在世的时候,还经常来鸿池游玩。

只不过自充灵帝驾崩之后,鸿池便荒废了,只有一些老弱残兵的禁军在此驻扎。

原本只允许天子仪驾才能通行的御道上,此时刘备正骑在马上带着一群侍卫还有关羽以及简雍走在鸿池内部。

远处,从阳渠引水而来的水渠因为长时间没有人疏通已经堵塞的厉害。

池水——昔年象征帝王气象的广阔水域,如今只余一片黯淡浑浊的残迹。

水面萎缩得可怜,曾经雕栏玉砌的池岸多处坍塌,淤泥裸露,在秋阳下蒸腾着腐殖质的气息。

几处残存的石砌驳岸,被疯长的蒲苇和荻草所淹没。

偶尔,几只失群的鸂鶒在零星的残荷败叶间游弋,划出几道涟漪,旋即被无边的沉寂吞没。

昔日太液池中巍然耸立的“渐台”,其夯土台基虽大体尚在,却已满目疮痍。

台上曾有的重檐华殿,如今仅余几根巨大的、油漆剥落殆尽的殿柱,像枯骨般倔强地刺向天空。

殿顶塌陷,椽木朽烂断折,散落于荒草之中。

台基四周原本精美的石栏,多处断裂倾圮,残存的栏板上,昔日精雕的云纹、仙兽图案,已被风霜磨蚀得模糊不清,蒙着厚厚的尘埃与鸟粪。唯有台基边缘的巨型条石,仍以沉默的棱角,固执地印证着往昔的规制与气魄。

此时的刘备脸上带着深深的疲倦之色。

从虎牢关,绕路返回轩辕关,再从轩辕关北上准备前往孟津。

将近十天的时间,大军几乎没怎么休息。

虽然走了十天,但是大军依旧还在洛阳附近打转。

返回洛阳的途中,刘备还遇到了一些从虎牢关方向回到洛阳的百姓。

那一道道目光让刘备感觉到羞愧。

除了活人的目光之外,还有那些死在路上的骸骨和尸体。

精神还有肉体的双重折磨让刘备脸上写满了疲惫不堪。

“主公,此处距离首阳山只有二十余里了,您在这里休息一下,然后等前军渡过了首阳山之后再行出发也不迟。”

跟在刘备身后的简雍轻声说道。

刘备的目光看向了渐台以西的方向。

远远的能看到那边的建筑轮廓。

渐台以西,昔日供帝王休憩观览的离宫建筑群。

但此时因为多年没有修缮的原因,部夯土墙体多已崩裂、倾颓,露出内部夹杂的碎石与草筋。

曾经铺着华丽地砖的殿堂地面,如今被厚厚的腐叶与泥土覆盖。

的确是已经很累了的刘备点了点头。

然后朝着渐台以西的方向而去。

不多时,刘备一行人便来到了曾经给历代帝王提供玩乐休息的宫殿附近。

宫室内部,唯余空荡与残破。

灵帝继位之初,还曾经修缮过这里,并且还时不时的带着宫女还有妃嫔前来游玩。

但自从一场黄巾之乱耗尽了刘宏储存在西苑的钱粮之后,刘宏也就再也没有闲钱来修缮洛阳附近的宫阙与园林了。

支撑屋顶的粗大木柱,表面布满虫蛀的孔洞和深深的裂纹,柱础石亦多有移位。

一道残破的复道木廊,如垂死挣扎的游龙,从离宫区蜿蜒伸向池畔高处的一座望楼。

廊柱倾侧,顶部遮阳避雨的廊顶几乎完全消失,仅存几段腐朽的横梁。望楼本身,虽因夯土台基坚固得以屹立,但其上木构的楼阁部分也已摇摇欲坠。

登楼的木梯早已朽烂无踪,楼板塌陷,仅存的几面木墙板在风中发出空洞而危险的呻吟。楼内原供登高远眺的凭栏,如今只剩几截孤零零的木柱,徒劳地支撑着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