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金姣17

自那日与阿母谈话后,金姣的心湖像是被投下了一颗石子,漾开层层叠叠、难以平息的涟漪。

她开始有意无意地,比以前更频繁地去往太子东宫。

美其名曰是关心弟弟课业,或是送去些自己新得的点心玩物。

刘彻对于阿姊的到来,自然是万分欣喜的。

他虽已是太子,课业繁重,身边围绕着太傅和伴读,言行举止皆被要求符合储君规范,不得有丝毫懈怠放纵。

唯有金姣来时,他能暂时卸下那副沉稳持重的面具,露出几分属于少年的真切欢喜。

他会迫不及待地拿出太傅夸奖的文章给她看,会献宝似的展示新学的剑术,甚至会拉着她的手,絮絮叨叨地说些身边的趣事琐闻。

金姣总是含笑听着,目光温柔地落在弟弟身上。

然而,她的视线却总会不由自主地、悄然地飘向刘彻身后不远处那个静立的身影。

韩嫣。

他如今是太子舍人,职责所在,几乎与刘彻形影不离。

每当金姣到来,他总会恪守礼仪,垂首恭立一旁,如同最沉默而美丽的背景。

可金姣总能感觉到,那低垂的眼睫之下,似乎藏着一道若有似无的目光。

在她与刘彻交谈的间隙,轻盈地掠过她的衣袂、她的指尖、她偶尔因弟弟的话语而绽开的笑颜。

她甚至会故意找些话题,看似问刘彻,眼角的余光却瞥向韩嫣的方向。

“彻儿近来读什么书?可有什么疑难?韩舍人学问好,想必能为你解惑。”

或是,“前日送来的茯苓糕,韩舍人可尝了?不知合不合口味?”

每当这时,韩嫣便会适时地抬起头,用一种极其恭谨却又不失清朗的语调回答:

“蒙翁主垂问,臣愧不敢当。”

或是,

“谢翁主赏赐,糕点甚美。”

他的回答总是恰到好处,挑不出半点错处。

可那双微微上挑的凤眸,在抬眼答话的瞬间,总会极快地、准确地捕捉到她的目光。

眼波流转间,仿佛有细碎的星光落入春水,漾开一抹极淡却难以忽视的、专递予她的笑意。

那笑意像羽毛,轻轻搔过金姣的心尖,让她耳根微热,却又忍不住在下一次,继续寻找那样的对视。

起初,刘彻并未察觉,只顾着沉浸在阿姊来看他的喜悦中。

可次数一多,他再迟钝也看出了端倪。

阿姊人虽在他这里,那双盈盈妙目,那流转的眼波,却十有八九是落在他身后侧安静侍立的韩嫣身上。

有时是借着品评新茶,目光掠过韩嫣奉上的手;

有时是听着他讲述骑射心得,眼神却飘向一旁韩嫣挺拔的身姿;

甚至有时只是单纯地发呆,视线也会无意识地定格在韩嫣那张过分秾丽的脸上。

这一切,像一根根细小的冰针,刺入刘彻的心底。

他脸上的笑容渐渐淡去,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细细密密地啃噬着,又酸又胀,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烦躁。

一次金姣离开后,刘彻屏退了左右,独留韩嫣在书房伺候笔墨。

他却并未处理政务,只是提起笔,在雪白的帛纸上一遍又一遍地书写着同一个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