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股份分配(第2页)
两人寒暄着走进会议室。其他省委常委已经陆续到场,会议室里气氛庄重。
会议开始,王书记首先发言:"今天召开常委会,主要讨论宁州港口改造项目。请青云同志先汇报一下情况。"
方青云站起身,打开准备好的材料:"各位领导,经过多方努力,港岛包家和霍家决定联合投资宁州港口改造项目。初步计划投资金额为5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建设集装箱码头、现代化装卸设备和配套仓储设施。"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5亿元在1984年可谓天文数字,相当于宁州全年财政收入的数倍。
"投资方希望控股,但我们坚持要保持一定的国有股份。经过多轮谈判,目前达成的初步意向是:投资方占股60%,省里占20%,宁州市占20%。"
这时,分管经济的常务副省长提出异议:"20%是不是太少了?港口是战略资源,国有股份应该再多一些。"
方青云早有准备:"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我们要考虑到,这么大的投资规模,如果国有股份占比过高,投资方可能会犹豫。20%的股份已经能够保证国家对港口的控制权,同时也能充分调动投资方的积极性。"
会议室里展开了激烈讨论。各位常委从不同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有的担心国有资产流失,有的关心就业和税收,有的则更看重项目的示范效应。
方青云耐心地听着各位常委的发言,适时地补充解释:"这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吞吐量可达2000万吨,直接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间接带动就业2万人。每年可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5000万元以上。"
这些具体数字让不少常委点头称是。王书记和吴省长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很满意。
讨论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最终,在王书记的主持下,常委会通过了项目方案,但对股份比例做了微调:投资方占股58%,省里占22%,宁市占20%。
"青云同志,"王书记最后总结,"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们宁州市具体落实。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同时也要维护好国家利益。"
方青云郑重表态:"请省委放心,我们一定把项目做好,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散会后,李方走过来,半开玩笑地说:"青云啊,你这可是给我们出了个难题。明年我们宁川的招商引资压力就更大了!"
方青云诚恳地说:"李书记言重了。宁川是省会,优势比我们多得多。我们这也是靠着港口这个天然优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