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隐忍待发(第2页)

在大量调研和阅读,以及前世记忆的基础上,方青云开始撰写《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他结合汉东的实际,系统阐述了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特色产业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思路。

"省长,您最近对内参的投稿很频繁啊。"一次送文件时,楚沐忍不住说。

方青云放下笔:"理论研究很重要。只有把道理说清楚,实践才能有方向。"

这些文章很快引起了反响。由于观点新颖、论述深刻,方青云的多篇文章被中央级内参转载。就连省委书记刘志远也注意到了这个变化。

"青云同志最近很注重理论研究啊。"一次书记办公会上,刘志远看似随意地说。

方青云谦逊地回应:"基层经验不足,只能通过理论学习来弥补。"

刘志远意味深长地说:"理论研究很重要,但实践更不能放松。汉东的发展还需要你多出力啊。"

实际上,刘志远和其他常委都误以为方青云是在汉东受挫后,转向了理论研究。这种误解正是方青云想要的——低调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五月的一个周末,方青云带着家人到京州市郊游玩顺便调研。看着沿途的农田和村舍,他对方宁说:"你看这些农村,虽然条件还比较差,但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方宁好奇地问:"爸,您书里说的'特色产业'是什么意思?"

"就是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发展优势产业。"方青云耐心解释,"比如有的地方适合种水果,有的地方适合搞旅游。不能千篇一律。"

周晓感慨地说:"你爸为了写这本书,看了多少资料啊。"

确实,为了写好《县域经济发展研究》,方青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走访了汉东数十个县市。这些扎实的工作,使他的著作不仅有理论高度,还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六月初,方青云完成了书稿的初稿。他把稿子拿给几位经济学专家征求意见,得到了高度评价。

"方省长的研究很有价值。"汉东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评价说,"特别是对县域经济定位的论述,很有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