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迫在眉睫

 一天以后,朱沉舟接到重庆嘉奖电。′q!u.k\a`n\s~h+u¨w?u′.+c,o^m* 

 朱沉舟被破格授予上校军衔,葛大保、苏婉清晋升一级,分任中校情报组长和中校电讯组长。 

 李家胜为少校行动队长,于伟和、刘来根也晋升为中尉军官,关海平仍为中校副科长,记大功一次。 

 局本部奖励上海情报科中储券80万元。 

 朱沉舟让关海平取走30万,发放牺牲和被捕人员的抚恤。 

 局座要求情报科再接再厉,彻查秘密基地,并让军统上海区和南京站予以配合。 

 之所以要让南京站配合,是因为朱沉舟发现,日军己在准备将基地转移。 

 上海地区一马平川,人口稠密,日本人的毒气弹和细菌武器试验极易引起关注。 

 消息传出,现在就连英美德等国也开始对基地重视起来,几次要求日本人公开信息。 

 而在南京,郊外就有大山做掩护,水源充沛,是建设基地最佳之地。 

 朱沉舟在缴获的资料里发现,虽然没有首指南京这个地名,但从选址要求来看,南京是极为符合的。 

 且红党情报显示,日本人己经在南京寻找合适的地点,准备基地搬迁。 

 此事迫在眉睫,朱沉舟想着,要在搬迁之时,再给日本人一次重击。.求′书+帮, ~追′嶵,鑫~璋-结. 

 相比重兵把守、戒备森严的基地来说,研究人员和设备在运往南京途中,是袭击的最好机会。 

 如若成功,起码可以拖延日本人的进程。 

 这天,朱沉舟又一次约见刘招娣。 

 康弘泽边遇袭后,身边的警卫增加了两名,他开始疑神疑鬼,要求几名助手也要在学校宿舍居住。 

 刘招娣只有中午吃饭有些时间,朱沉舟便把接头地点放在学校边的一间咖啡馆里。 

 法租界的梧桐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朱沉舟推开“蓝鸟咖啡馆”的玻璃门,风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穿着一身深灰色西装,目光迅速扫过整个咖啡馆,最后落在角落靠窗的位置。 

 刘招娣己经等在那里了。 

 小妮子穿着新做的一身淡蓝色学生装,正低头翻看一本医学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