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借酒消愁愁更愁(第2页)
太祖年间,二十万民夫从巴蜀之地采伐楠木,动用无数骏马翻过秦岭,又经大运河长途运输才来到京城。
摸了摸凤鸾殿的丹陛石,看着上面那刀削般的纹路,感受着上面传来的冰冷。
这些巨石都是从离京城三百余里的地方开采而来,据说当年动用了十万劳工。
平日用滚木与旱船运输,冬天时则泼水成冰,用无数劳工拉着巨石在冰上行走。
据记载,运输一块巨石就通常需要二百名劳工和十匹骡马,每日仅行五里,这才完成了这令人惊叹的壮举。
沈凡忽然悟到,这座皇城的真正主人从来不是龙椅上的那位九五之尊,而是用这些血肉之躯托举起这个国家的普通百姓。
而老百姓托举取得这一切为了什么?
不就是希望朝廷能够保他们平安,保一口温饱么!
可面对百年来突厥人的威胁,朝廷却只知一味求和,就算是被迫打了那几仗,目的依然是求和。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说的非常对。
更何况大夏朝的卧榻之侧,睡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随时能吃人的猛虎。
一阵报时的钟声将沈凡从思绪中唤醒,回头看向西苑的方向,虽然已被重重宫墙遮挡,可依然能够感受到丹阳公主那份无助。
可我自己只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王爷,又能做什么?
出了午门,早就等候多时的丁奉和周泰迎了上来。
沈凡也不说话,翻身骑上大青马沿着街道纵马而去。
丁奉和周泰忙骑马跟上,马蹄踏在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发出空洞的回响。
经过南城一条小巷时,沈凡看到一面酒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醉仙居’三个字随风飘舞。
沈凡翻身下马,径直走向这家小酒馆。
推开“咿呀”作响的门,酒馆掌柜的正在往炉子里添柴,见进来的是位身穿锦服的年轻公子,忙迎上前道:“这位小爷,您是要喝酒吗?”
“喝酒。”沈凡应了声。
掌柜的道:“那您雅间请。”
沈凡点点头,跟着他去了旁边的雅间,丁奉和周泰紧跟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