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靖难后,我在大明开酒馆蓝天冰牛奶
第313章 恩科较于科举,百利而无一害(第2页)
陈羽点了点头,他如今帮助老朱扭转永乐帝的形象。
除了永乐帝所做的一切确实是为了大局出发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他对于高中非常有自信。
而高中之后就要入朝为官。
那个时候就不能像平日里一样,嘴巴没有一个把门的,高谈阔论。
毕竟,锦衣卫可不是摆设。
你手中没权的时候,锦衣卫不会管你,但若有了权,皇权为了不让你手中的权转变成手中的拳,定然会有所顾忌。
但陈羽也不是见利忘义的主。
自己高就了,定然不会忘记一群老朋友。
若这帮家伙议论国事,也还说的过去,但若是私底下公然抨击永乐帝,那可真的就要掉脑袋!
为了老朱的脑袋,也为了老朱小团伙的脑袋,更是为了自己的脑袋,陈羽认为有必要为提前为永乐帝‘洗’一下!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而这第四种,也就是主动归顺之臣!这是不少臣僚的选择。燕王进入南京当天,兵部尚书茹瑺、吏部右侍郎蹇义、户部右侍郎夏原吉、礼部左侍郎董伦、大理寺少卿薛嵓等等就选择了主动归顺。”
“而这也是我说为什么朝廷官员有大量缺口的的原因。”
“朝中的官员占比,目前我认为分为建文旧臣与燕王党两大类,可燕王党一方虽然深受永乐帝信任,居高位,但人数上总是占比较少!?”
“而一些政策的落实,往往需要那些建文旧臣去做,虽然这些臣子也肯为永乐一朝做事,但办公过程中一定进行的小心翼翼,害怕出错!”
“而不出错的最高境界就是不做:少做少错,不做不错!我想这也会是大部分官员的心态。可这样的朝廷官员心态,一般都会出现在王朝末年,国家疲惫做任何事情都无力回天时。”
朱棣闻言皱眉,陷入了沉思。
身为帝王,他当然懂得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
皇帝换了,那么原来的臣子无论心态上还是对待政务的态度上,或多或少都会产生一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