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边衅再起

朕的强势裁决与唐若雪的居中协调,如同为北地油田的开发扫清了最后的障碍。厉欣怡抓住这来之不易的窗口期,几乎是以燃烧生命的姿态投入其中。她麾下的商会展现出惊人的执行力,资金、物料、人员如同精准的齿轮般高效运转。被焚毁的仓库区迅速清理重建,并加强了守备;钻探日夜不停,伴随着改良钻机深入地层发出的低沉轰鸣;那座初具规模的炼油工坊,高大的烟囱终于冒出了代表着稳定生产的、略带青烟的蒸汽。

在陈芝儿派出的格物院工匠团队指导下,提纯工艺不断优化,产出的“猛火油精”愈发清澈稳定,燃烧效率也逐步提升至理论值的七成以上。第一批经过严格检验、封装在特制铁桶中的“猛火油精”,被小心翼翼地装上马车,在一队精锐边军的护卫下,沿着新整修的驰道,源源不断地运往朔州方向。

当第一批“猛火油精”顺利抵达朔州,并成功应用于城防探照灯、部分小型取暖炉及紧急备用的小型蒸汽动力器械上时,其稳定、高效、耐储存的特性,立刻赢得了边军将士的认可。这不仅仅是物资的补充,更是一种士气的提振,意味着朝廷拥有了对抗北方严寒与漫长补给线的新利器。

厉欣怡站在初具规模的炼油工坊前,看着那滚滚的蒸汽与运送成品的车队,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疲惫笑容。她做到了,至少在陛下规定的军需供应上,她顶住了压力,完成了这几乎不可能的任务。消息传回京城,朕亦下旨嘉奖,肯定了勘探司的阶段性成果。

然而,就在北地油田看似步入正轨,厉欣怡声望因实干而悄然提升之际,新的风波却从另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袭来。

这日大朝会,兵部尚书王承恩面色凝重地出列奏报:“陛下,接到甘肃、宁夏两地八百里加急!盘踞西域的准噶尔部,近日突然频繁异动,其骑兵屡屡越过界碑,袭扰我边境屯堡,掠夺牛羊,杀伤边民!规模虽不及罗刹,但其行动诡秘,来去如风,两地驻军疲于应付,损失不小!”

准噶尔?!

殿内群臣皆是一怔。这个雄踞西域的蒙古部落,与大夏时战时和已近百年,近年来因其内部纷争及罗刹的牵制,边境还算平静。为何会在此刻突然挑起边衅?

睿亲王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出列,声音沉痛:“陛下!老臣日前便听闻,北地开发,大量招募工匠流民,致使陇西、河西一带劳力流失,田亩荒芜,边镇粮饷供应已显紧张。如今准噶尔趁虚而入,岂非正是‘黑油’开发,扰动地方,致使边防空虚之恶果显现?!”

他巧妙地将准噶尔的入侵与北地油田的开发联系了起来,仿佛这一切都是厉欣怡急功近利造成的连锁反应!

“睿亲王此言差矣!”厉欣怡岂肯背这黑锅,立刻反驳,“北地招募,皆有章程,所募多为流民及边军退役士卒,何来致使陇西河西劳力流失之说?边镇粮饷,自有户部统筹,与勘探司何干?准噶尔狼子野心,其动向早有端倪,岂可归咎于千里之外一油田开发?此乃欲加之罪!”

“若非尔等兴师动众,耗费巨万于此等‘异物’,致使朝廷精力分散,国库耗费,边军注意力被吸引至北疆,准噶尔安敢如此猖獗?”睿亲王寸步不让。

朝堂之上,再次因边疆战事与国内经济政策纠缠在一起而争论起来。支持开发与反对开发的两派,借着准噶尔入侵之事,展开了新一轮的攻防。

朕高坐龙庭,冷眼看着下方的争论。睿亲王将准噶尔之事与油田开发强行挂钩,固然有攻讦厉欣怡的私心,但其所言“朝廷精力分散”、“边军注意力被吸引”也并非全无道理。北疆朔州一战,虽然胜了,但也确实让帝国将大量的资源和注意力投向了北方,对于西线的关注难免有所减弱。

“够了。”朕出声制止了无谓的争吵,“准噶尔犯边,乃外敌之罪,与我内部开发何干?妄自揣测,徒乱人心!”

朕定了性,不准再将两件事强行关联。

“王承恩。”

“臣在!”

“着令甘肃、宁夏总兵,严密监视准噶尔动向,依托城塞,坚壁清野,寻机歼其小股部队。另,从四川、陕西调拨三万精锐,秘密西进,增援边防,以防准噶尔大举进犯。”

“臣遵旨!”

朕的应对,是标准的军事反制措施,并未因朝堂争论而动摇。

“至于北地油田……”朕目光扫过厉欣怡与睿亲王,“开发照旧,然需更加注重与地方之协调,厉妃当与皇贵妃密切沟通,确保不再引发新的纷扰。朝廷精力,当集中于应对内外威胁,而非内耗!”

朕再次强调了稳定与效率的平衡。

退朝之后,朕却并未感到轻松。准噶尔的异动,时机太过巧合。罗刹人在北疆受挫,是否会转而煽动、支持西线的准噶尔,以牵制大夏?若真是如此,那帝国将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窘境。

“传令‘暗蜂’,”朕对心腹吩咐,“重点侦查准噶尔部近期与罗刹是否有接触,其军械补给是否有异常来源。”

“是!”

与此同时,厉欣怡虽然在大方向上得到了陛下的支持,但准噶尔入侵之事,还是给她如火如荼的开发工作蒙上了一层阴影。朝中反对派必然会借此机会,更加严密地监视她的一举一动,任何小的差错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她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却也激起了更强的斗志。

而唐若雪,则更加忙碌了。她需要协调西线的军需补给,又要关注北地开发与地方的平衡,还要时刻留意朝中动向,防止党争过于激烈。她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走索者,在各方势力的钢丝上艰难地维持着平衡。

陈芝儿则依旧沉浸在她的格物世界中,对朝堂风波不甚敏感。她正根据前线反馈,全力改进“猛火油精”在极端低温下的性能,并尝试将其应用于一种新设计的、可用于西域沙漠戈壁地带的轻型快速战车上。

帝国的车轮,在外部压力与内部博弈的双重驱动下,隆隆向前。北地的“油龙”已然初啸,但西边的“狼烟”又已燃起。叶凡这个掌舵人,需要更敏锐的判断,更果决的魄力,才能引领这艘巨舰,闯过前方的激流险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