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 章:道阻且长

队伍走到牛头村,牛头村的人还没争吵完到底要不要走,见到小河村的人都动身了,许多的人都跑出来看,吵吵嚷嚷说他们的村长优柔寡断。

走到李家墩时,李遇已经带着家人等在路口。

李家墩的人也同样还没决定要不要逃,李遇早就和村长说了情况,可村长一直下不定决定,李遇也就懒得理他们,带着家人先行一步。

李遇还有个弟弟,也已经娶了妻有一个孩子,加上他的一儿一女,三个孩子和老娘媳妇一起坐在马车里。

他弟弟李丰则是带着媳妇驾了一辆驴车,驴车是李遇得了冯老爷那十两银子后买的,车上装着一家人的家当。

汇合后换李遇一家走在了最前面,他手上有舆图,主动提出在前面领路。

后面都是步行的村民,马车走的慢慢悠悠,每路过一个村子都引的一群人围观。

半路路上他们还遇到一群大概三四十人的队伍也推着车大包小包,都是一个家族的人,准备去东边投奔亲戚。

到了官道,一群人就往另一个方向走了。

南下最快的路是直接穿过清水县县城出城,队伍走了一个时辰多点,才到了城门口。

门口聚集的难民,以为是又来了一批和他们一样逃难的,结果看到他们排队用户籍文书顺利的进了城,一个个眼里全是羡慕。

他们进不去,要南下的话只能绕路过去,要多走两三天的路。

队伍进了城后,就和等候在城门口的大龙小龙兄弟俩碰面了。

这兄弟俩是住在县城的,没有其他的家人了,赶了一辆驴车跟在宋家马车后面。

一人赶车,一人坐在驴车上和后面拉着板车的宋凛聊天。

宋家的马车里,姜念初看着两个小的,宋言川一直坐在外面没进来,他自认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好和三婶挤在一个马车。

两个小的第一次坐马车一路都很兴奋,进了县城后更是一起挤在车窗往外看。

姜念初怕两人从车窗掉出去,用手揪着他们的衣服,顺便在仓库翻找,准备选本书出来看打发时间。

反正有宋凛的书箱在,拿出来的书用黄纸折一个书皮包一下,就不会被两个还不识字的孩子怀疑。

马车座位下面除了宋凛的书箱,还放着一些常用药和三十多斤晒干的羊肉干,两个孩子手上这时候就一人拿着一块羊肉干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