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章:小山村
有三户突然提出想要留下,队伍出发时间被耽搁了。
柳村长经过再三确认,分析利弊,他们是真的不想继续走,也不好再多说什么。
然后问其他人,“还有人不想走想留下的吗?”
众人面面相觑,常州看着虽然情况好很多,如今还能有水源,可谁知道干旱会不会持续。
加上永安王谋反,北边可能会乱上好几年,万一朝廷剿灭不了永安王,以后一国两主了怎么办?
留在这儿他们还算是大禹朝的百姓吗?
大伙心情复杂,但没有人再站出来。
不走的三家加起来的一共十八人,决定今天就进山先找个临时住的地方,同小河村的人告了别,就背上家当一步三回头的往山里去。
直到那一行人的身影消失在山路上,柳村长长叹了口气,回头对剩下的村民说,“人各有志,大伙也别耽搁,继续赶路吧。”
。
半月后, 小河村一行人已横穿常州,钦州,行至幽州长宁县。
这半月队伍又相继找到了三次水源,水不再是队伍最缺的,可有些人家却即将断粮。
这一路走过来,所遇城镇皆有官兵把守收取高额的入城费,有的甚至直接就城门紧闭,任由流民在外面逗留咒骂,连一碗能照出人影的清水粥都没有。
小河村的队伍若不是这一路,上山挖野菜采野果,有几家几天前就已经断粮。
幽州长宁县入城费一人十两银子,和之前的城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队伍里除了宋家,已经没有人能拿的出入城费。
而村里人也不知道宋家手里有钱,在听说长宁县的入城费要十两一人后,队伍只能拖着疲惫的身体继续前行。
十两银子就算全村凑,凑齐后各家也没钱买粮了,每个人心里都是对前路的迷茫和恐惧。
甚至有人觉得早知如此,当初就和那三家一起留在常州进山躲藏了。
同时在这半个月,从各个县城城门口和刚逃出来的百姓口中, 小河村队伍听说十日前永安王已经攻下信州,将镇北王的十万大军阻在了南芜城外。
信州的兵马都督樊元魁被永安王杀了祭旗,收了信州的兵马后永安王将他的头颅传阅三军, 之后悬挂在南芜城的城墙上。
如今到处都在传,永安王心狠手辣手段残忍,南芜城被屠城已经血流成河。
可同时也有人说,樊元魁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死了算为民除害。
小河村人无从得知,也无法分辨那些消息的真假,可唯有一点可以确认,大禹的内战真的愈演愈烈了。
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埋头赶路,远离是非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