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6章:食材的问题(第2页)

“对了还有件事, 最近来店里叫席的人家越来越多了,今日还有人想请楼里的厨子去上门做酒席,我觉得我们还要再请个厨子回来。”

兰亭斋虽然才开张十几日,但名声早已经传出去了。

一些富贵人家不想出门,或者想在家宴请朋友,会派家里下人去喜欢的酒楼点一桌宴席,做好用食盒带回去。

兰亭斋如今每日至少接四五桌,后厨已经忙翻了。

“再找两个吧。” 姜念初说,“以后生意只会越来越好,不能让大厨太辛苦,状态不好影响手艺得不偿失。”

“还有,如果订餐的多,二哥可以找几个负责跑腿送餐的,这样还能再赚一份送餐费。” 姜念初又给出了一个建议。

宋阳眼睛一亮,“这个可以,我回头去牙行看看。”

宋凛不懂这些经营的门道,手撑着柜台听他们说。

宋阳又问了一下九月的新菜,姜念初说已经在准备了。

聊完后,姜念初才拉了一把宋凛,“走了 ,回家。”

与此同时,府城金阙楼的一个雅间内, 几家大酒楼的掌柜,正凑在一起商议事情。

这两个月凭空出世的辣椒极受追捧,他们也从商行手里买了不少货,用作调味做菜,研究出的新菜赚了不少钱。

只是在他们看来这么好的东西,应该像鲍参翅肚一样,成为有钱人才能享用的食物。

如今却连集市卖菜的那里,都能买到了。

那些菜农也不知从何处拿的货,拿干辣椒按个卖,想尝鲜的老百姓很乐意花上几文钱买两个回去炒菜。

而此时这些掌柜面前的桌上,放着辣椒,卤肉,皮蛋,翡翠豆腐,不同口味的辣椒酱 ,豆豉,腐乳等等。

这些东西通过他们的打听得知,全都出自云栖县一家开张十几日的酒楼。

不止如此,据说那家酒楼菜式新颖,还有许多市面上没有的食材,生意一日比一日好。

开酒楼除了手艺,食材是最重要的,你无我有,就是绝对的优势。

这几个行业地头蛇,已经嗅到了危机。

姜念初可不知道家里酒楼被人惦记上了,第二日下起了小雨,她一直窝房里,顺便算了一下账。

两个多月时间辣椒已经卖出去九万多斤,地里的辣椒树采摘期也只剩一个月了。

不过下一季的五十亩辣椒,也已经在结果了,不用担心会断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