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诸葛巧舌如簧,周郎不为所动(第3页)

确实是最好的证明,如果不用历史眼光下定论,确实没人回信刘备篡夺益州。

甚至刘璋本人都没能想到,素有仁义之名的刘备,入蜀后竟然会翻脸无情,公然篡夺他的基业。

倘若刘璋有先见之明,恐怕说什么也不会同意,让刘备前往益州。

但还是那句话,周瑜据有“历史经验”,任凭诸葛亮说的天花乱坠,也不会相信一丝一毫。

“好吧。”周瑜点头道:“我相信贵方是去交州,也相信贵方不是图谋益州,但我还是不想借道给贵方,此事不用再讲了。”

“舒侯当真要斩尽杀绝?”诸葛亮怒声道:“我方已然愿意退让,舒侯何必咄咄逼人,留一线对双方都有好处。”

“不不不。”周瑜连连摆手,“既然贵方要离开,我没斩尽杀绝的意思,你们大可前往交州,我绝不会阻拦。”

“你不借道给我们,我们又如何离开?”赵云气势汹汹道。

“我给你们指条明路。”周瑜笑眯眯道:“顺江而下、径直出海,南下沿着海岸线一直走,可以直抵交趾城下。”

“相比你们此前的路线,既要借道荆州、又要进入益州,最终还要走陆路南下,我这条路线则更加方便。”

“谁也不用麻烦,全程走水路就能抵达终点,省时省力省心!”

“如果贵方真是去往交州,肯定会采纳我这条路线。”周瑜咧嘴而笑,露出满口白牙,“反之,如果你们非要走其他路线,我就不得不怀疑,贵方是否别有用心呢?”

“海上风浪大,何其危险?”诸葛亮反驳道:“舒侯是想我主死在海上吗?”

周瑜提醒道:“从益州南下进入交州,途中蛇虫肆虐、瘴气丛生,同样九死一生,还不如走海上安全。”

面对油盐不进的周瑜,诸葛亮顿觉无计可施,心也随之沉到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