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庞统:撸走大军,让刘备变光杆!(第3页)

不怪庞统不够聪明,实在是刘备的名声极具迷惑性。

一个素来仁义的人,岂会去篡夺同宗的基业?

抛开历史经验,以当世人的眼光来判断,可能性确实不大...甚至是不可思议!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周瑜意味深长道:“士元,不要被刘备过往的形象所欺骗,人都是会变的...”

“董卓年轻时,喜爱行侠仗义,从军后每次受赏,都会全部分给士卒。”

“曹操年轻时,不畏宦官强权,打击为富不仁的豪强,立志要做大汉的征西将军。”

“司马懿年轻时...咳咳。”

周瑜干咳一声,意识到差点说串了,好在庞统没有追问...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庞统咂摸这句话的滋味,“主公这话说的深奥啊。”

“是忠是奸,是真仁义或伪君子,只有时间能够看清。”庞统感慨道:“在身死灯灭、盖棺定论之前,都不能对某个人轻易下定论。”

“是这个道理。”周瑜微微颔首。

“卑职谨受教。”

庞统恭敬一礼,一番话让他感悟良多。

“士元,现在觉得该不该放走刘备?”

“该不该...”庞统无赖道:“这是主公该决断的事情,卑职就不妄下定论了。”

“你这家伙...”周瑜哭笑不得,“合着我说半天白讲了?”

“主公。”庞统正色道:“属下多嘴一句,眼下求情的人太多了,一旦否决恐失荆州人心。这也是卑职劝您答应的主要原因。”

周瑜闻言陷入沉默,近来确实感受到不小压力。

黄承彦、庞德公、司马徽这些名士,以及各大世家方面,都曾找到周瑜求情。

“另外,属下倾向于答应刘备借道,还有一个原因。”庞统再次开口。

“什么原因?”

“只要刘备从荆州经过,属下就能把他的一万大军留下!”庞统自信道:“别管刘备究竟去干嘛,都让他变成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