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语言的艺术:蒋干的三寸不烂之舌!(第3页)
“既然贵方如此有把握,又何必来劝降我?”麋芳反驳道:“在下自问既非猛将、亦非谋佐,周瑜何必挖空心思来说降?”
麋芳倒也不傻,抓住蒋干言论之中的漏洞。
既然胜负早已注定,何必多此一举前来说降?
“刘备败局已定,我主胜券在握。”蒋干丝毫不慌,接口道:“之所以来给子方兄一个机会,无非是我主想搂草打兔子。”
“捎带着张鲁一并收拾,把汉中同时拿下。”蒋干继续道:“要不然,还真不值得我冒生命危险,来跟子方兄耍嘴皮子。”
这个说辞合情合理,教麋芳挑不出任何毛病。
开玩笑?
做说客,蒋干无疑是专业选手。
来之前就已经预设好种种情况,并且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当然,之所以有这番劝降,实则是周瑜坚持所致。
众人都觉得这是刘备的二舅哥,怎么可能投降呢?
但周瑜却坚持,表示麋芳很有可能被攻克。
从眼下来看,周瑜无疑是正确的。
毕竟麋芳若没有丝毫想法,蒋干恐怕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
念及此处,蒋干不由暗暗佩服周瑜的英明,看人竟能如此准确...
实则都是“历史经验”,哪怕眼下的局势,与历史上有所不同,但周瑜觉得人还是那个人,性格各方面不会变。
历史上的麋芳能投降,就说明他不是一个有气节的人。
真正有气节的人,哪怕面对亡国的绝境,最终的选择也只会是殉国。
故而只要让麋芳了解到,目前已经陷入绝境,或许就会做出与历史相同的抉择。
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目光晦暗不明的麋芳,蒋干知道该进行下一步了...
“来之前,我主有言在先。”蒋干缓缓道:“只要子方兄愿意弃暗投明,荆益二州的两千石,任由阁下挑选。”
麋芳面露纠结之色,踌躇道:“可吾兄尚在我主身边...”
“子方糊涂啊。”蒋干提醒道:“你若投诚,正是为汝兄留了条退路。你若宁死不降,糜氏才是真要灭亡啊。”
麋芳投降立功,后续周瑜自然不会为难其兄。
“而且此地发生何事,料想也不会传到成都。”蒋干蛊惑道:“没人会知晓麋芳投降,说不定刘备还会以为你战死呢。”
“当然。”蒋干补充道:“前提是子方配合行事,莫要让张鲁的人逃走...”
话音落下,房间内恢复寂静。
烛光闪烁,把麋芳的神情照耀的阴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