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张鲁刘璋,排队投降!

阆中

清晨,刘备从睡梦中醒来。

从榻上坐起身子,开始更衣洗漱。

下人刚送来早膳,就看到诸葛亮匆匆而来。

“孔明来的正好。”刘备邀请道:“坐下一起用吧。”

“谢主公。”诸葛亮坐在对面。

“幸好。”刘备感叹道:“当初咱们在阆中暂住,离开时安排宪和留在此处,如今咱们还能有个歇脚地。”

刘备初次掌兵时,就在阆中驻军,抵御南下的张鲁。

作为在蜀中的第一个根据地,刘备当时便留下简雍,掌控阆中这座城池。

若不然,刘备也无法入城休息。

“主公,咱们该动身了。”

“怎么?”刘备动作一顿,“这么快就有人追上来?身后不是有张鲁么。”

按照诸葛亮计策,特意不辞而别,不与张鲁同行。

就是为了跑在前边,用张鲁来垫背,抵挡周瑜的追击。

“斥候来报。”诸葛亮沉声道:“已经有一支大军追上来,兵力与咱们相当,也是轻装简行。”

“除此之外,斥候还探查到,张鲁昨日白天就放弃行军,全军止步不前。”

“这是为何?”刘备惊疑道:“难道张鲁不回汉中,不怕周瑜追上?”

“属下若没猜错,张鲁不出意外应该想投降。”诸葛亮做出判断。

“这妖道...”刘备不由骂道:“真是没骨气!”

“身后的一营追兵,明显就是冲着咱们来。”诸葛亮继续道:“事不宜迟,我军应当速速进入米仓道,北上进入汉中郡。”

“没问题。”刘备点头赞同,又道:“可张鲁投降周瑜,咱们也在汉中待不住,之后又该去往何处?”

张鲁降,就代表汉中降。

自然而然,刘备肯定不能在汉中逗留,否则就是自寻死路。

尤其,此前刚摆了张鲁一道,拿对方当做垫背。

料想张鲁肯定不介意,用刘备的项上人头,去周瑜的面前邀功。

“关中。”

诸葛亮不假思索,立即给出答案。

很显然,早在拉张鲁当垫背时,诸葛亮就已经想好答案。

“关中...”刘备稍作沉吟,“听闻这地方非常乱。”

“没错。”诸葛亮点头道:“孝直就是关中人,就是因为太乱,才不得不入蜀避难。”

法正就是关中人士,早年躲避战乱入蜀。

至于关中到底有多乱...

先有董卓迁都,把关中一顿霍霍。

后有李郭之乱,李傕、郭汜挟持天子,在关中肆意妄为。

眼下,关中地区...甚至整个西北,都处于军阀林立的状态。

大大小小的军阀算起来,恐怕有十几股势力。

其中,以马腾、韩遂二人最为强大。

前者入朝为官后,其子马超继承势力。

马超主要在关中盘踞,韩遂则在凉州称霸。

“咱们能在此立足吗?”刘备皱眉道:“这么乱的地方,会不会排挤咱们?”

诸葛亮缓缓道:“咱们已经别无选择,天下的无主之地只剩这一处。”

当今天下、诸侯林立,绝大部分地盘,都已经确定主人。

辽东地区,有公孙氏称霸塞外,远离中原纷争。

岭南地区,有士燮及其家族把持,同样如此。

除此之外,曹操占据河北、河南两大板块,天下精华所在。

孙权占据江东,以及周瑜占据荆、益二州。

如此算来,也就西北的雍、凉二州,尚未出现一个共主。

尽管马超、韩遂最为强大,但也不能在军阀林立的西北,成为唯一的话事人。

“若不能在西北成事...”刘备喃喃道:“此生恐怕一事无成,复兴汉室无望。”

“主公切莫灰心。”诸葛亮劝道:“西北越乱越好,没有一个真正的诸侯,咱们完全可以以战养战,不断吞并其他小军阀,从而扩充我军的实力。”

“能行么?”

接二连三的失败,饶是刘备的心性,眼下都有些不自信...

“主公放心,这次一定能行!”

诸葛亮心中暗想,只要远离周瑜...肯定就能成功!“好!”

刘备调整心态、重新振作。

“关中乃高祖龙兴之地,旧都长安所在,定然能保佑咱们成就大业!”

随后,刘备率军从阆中出发,进入米仓道开始北上...

——————

河畔大营。

周瑜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时候已经不早。

也不知是难得睡个安稳觉,还是昨夜被张任打扰,周瑜难得起的晚一些。

洗漱更衣后,周瑜来到前帐,发现庞统、蒋干二人已经在此。

“今日起的晚了。”周瑜落座后问道:“没耽误什么大事吧?”

“能有什么大事。”庞统轻松道:“就是张鲁投降而已,属下就能料理。”

“哦?”周瑜惊喜道:“没想到一睁眼,就能听到好消息。”

“启禀主公。”庞统汇报道:“张鲁一万大军,已经尽数归营。”

“将其拆散打乱之后,命诸位将军各自统领一部分,确保不会出岔子。”

“士元稳妥。”周瑜点头认可,“如此再好不过。”

庞统汇报完毕,蒋干开口说道:

“主公,张鲁已经在营中等候,您要不要见他一面。”

“识时务者为俊杰。”周瑜颔首道:“无论怎么讲,张鲁愿意投降,都省了咱们一番功夫,面子肯定还是要给。”

“后续有张鲁配合,咱们也能轻松拿下汉中。”

“主公英明。”蒋干旋即起身,“属下这就去把人带来。”

“辛苦子翼。”

“张鲁归顺,大局定矣。”庞统感慨道:“这下就剩下刘璋,想必早晚都会露面。”

“士元有所不知。”周瑜开口道:“昨晚差点出大事。”

“怎讲?”

周瑜便把张任之事,再度转述给庞统听。

“这个张任!”庞统听罢大怒,“主公待他不薄,竟然擅自放走严颜?”

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

张任念及旧情,显然没把周瑜的利益放在首位,庞统生气也不奇怪。

“初降之人,情有可原。”周瑜摆手道:“若是重罚,难免益州军人心惶惶,还是轻轻揭过吧。”

“总归,张任还是拒绝严颜,没有铸下大错。”

庞统闻言稍加思索,认可道:

“主公的处置妥当,既收服张任之心,多出一位能效死的将领,又避免出现什么变故。”

张任作为益州降将中,受封职位最高之人。

一旦被突然处罚,不仅仅是个人问题,所有投降的益州军也会动荡。

再三考虑之下,周瑜决定不予追究。

“不过通过严颜的举动,可以看出刘璋还没死心呐。”庞统眯着眼睛,“这无能之主现在倒是挺能折腾,这劲儿怎么没放在对付刘备、张鲁身上?”

“芥藓之疾,不足为惧。”周瑜淡然道:“益州归属、大势所趋,刘璋翻不起什么风浪。”

葭萌关、白帝城、成都...这些重要城池关隘,已经被周瑜占据。

而且几乎益州的全部兵力,也被周瑜攥在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若还被刘璋翻盘...周瑜都没脸回去见荆州父老。

说话间,军帐被人掀开。

蒋干率先入内,身后跟着阎圃,以及一名身着道袍、手持拂尘之人。

“这位就是张天师吧。”

周瑜说着从位置起身,主动上前迎接,也算给足了面子。

“方外之人,当不得这般称呼。”张鲁打出稽首,“贫道张鲁,拜见舒侯。”

“天师免礼。”周瑜招呼道:“既然是出家人,何须拘泥于俗礼,请坐。”

“谢君侯。”

众人各自落座,气氛还算不错。

尽管周瑜强硬拒绝张鲁的条件,但后者最终还是投降,并且见面后也没敢如何。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张鲁还算识趣,不至于跟周瑜甩脸子。

“天师...”

周瑜正打算开口,这时一名亲兵进来,禀报道:

“启禀君侯,刘璋前来投诚!”

话音落下,所有人不禁一呆,在座无不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