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帝王的背影

大明军队,凯旋了。

但这场凯旋,却与朱元璋想象中的任何一次都不同。

没有绵延数十里的战俘队伍,没有堆积如山的战利品,甚至连那些缴获的战马和兵器,都第一时间被后勤官明码标价,打包卖给了前来竞拍的中亚商人。

乘坐着火车专列回到京城的,除了精锐的将士,更多的是戴着眼镜的会计、手持勘探工具的地质学家、以及抱着厚厚城市规划图纸的行政官员。

他们脸上没有战争的煞气,只有即将接手一个庞大“项目”的兴奋与忙碌。

整个大明,这台曾经为战争而生的机器,在陈玄的意志下,正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全面转向了商业与建设。

朱元璋从北平回到了应天府。

他没有立刻去见陈玄,而是先召见了太子朱标。

御书房内,父子二人相对而坐。朱元璋仔细地打量着自己的儿子,他发现,朱标变了。

那份仁厚依旧在,但眉宇间,多了一份以前从未有过的沉静与自信。那不是手握权柄的威严,而是一种……洞悉了事物底层运行规律的从容。

“标儿,那个……拍卖会,你觉得如何?”朱元璋的语气有些复杂。

朱标没有丝毫犹豫,平静地回答:“回父皇,此乃万世未有之阳谋。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令四夷宾服,天下财富尽归我大明。儿臣以为,此法远胜于刀兵。”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指着原帖木儿帝国的版图。

“父皇请看,我们将矿山、商道、城市的管理权分别拍卖。那些得利之人,无论是中亚的王公,还是西方的商人,为了保护自己的‘投资’,就必须维护那片土地的稳定。他们会比我们更尽心地去剿灭匪患,发展经济。”

“如此一来,我们便省去了数以千万计的驻军和管理开销,却能通过税收和贸易,源源不断地获得远超占领的收益。敌人,变成了我们的佃户。这便是大伯常说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