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奇迹的流水线,与帝王的谦卑!(第2页)
那名官员连忙躬身道:“回皇商大人,都准备好了。上好的铁矿石一百石,焦炭五百石,另有百炼精钢十锭,各色木料千斤。”
陈玄看向公输班,指着不远处空地上堆积如山的材料,下达了一个看似简单的命令。
“图纸,你看过了。”
“现在,我要你带着你的人,用这些材料,在天黑之前,给我造出一百个一模一样的,可以相互替换的马车车轴出来。”
“能做到吗?”
公输班站起身,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
“请院长放心!”
他转身,面对着船上那一千名毕业生,发出了一连串简短而有力的口令。
那一千人,闻声而动。
没有丝毫的混乱,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分成了数十个小组。
有人就地取材,用耐火砖和泥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垒砌起十几座小型的炼铁高炉。
有人则开始搭建锻造台,整理工具,他们的动作行云流水,配合默契,仿佛已经演练了千百遍。
更有一组人,拿出各种奇特的尺规和工具,在地上画出复杂的线条,制作着一种被称为“标准化模具”的东西。
码头上,那些被派来协助的工部老工匠们,全都看傻了。 他们一辈子都在和钢铁木料打交道,自诩为大明最顶尖的匠人。可眼前这群人的工作方式,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在老工匠的观念里,打造一件器物,靠的是老师傅的经验和手感,每一件成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可这群人,却像是在……演算一道算学题。
他们精确的计算着炉温,严格的控制着时间,用模具保证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都分毫不差。
这已经不是“匠艺”,而是一种……“科学”。
仅仅三个时辰后。
当最后一座高炉的火焰熄灭,一百根黝黑锃亮,闪烁着金属光泽的车轴,整整齐齐的码放在了朱元璋的面前。
每一根车轴,都像是从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无论是长度、粗细,还是两端卡口的尺寸,都惊人的一致。
公输班随手拿起两根车轴,又取来两个规格相同的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