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参淑妃一本(第2页)

姜希悦转头望向女儿的房间窗户,烛光将大儿子哄妹妹的身影映在窗纸上:“她怎么敢的。我家月儿还那么小……”

“正因为她还小,”北定侯沉声道,轻轻握住她的手,“才更要让那些人知道,敢动我家的孩子,就要付出代价。”

淑妃戚氏,闺名寻鸢,其父为兵部侍郎。

翌日。

朝堂之上。

北定侯手持玉笏出列,声音沉稳有力:“臣有本奏。淑妃戚氏纵容宫人行凶,藐视皇权,其族人更有多项不法之事……”

他呈上厚厚一叠奏折:“请陛下过目。”

北定侯向来与人为善,此刻他突兀站出来参人一本,参的还是唯一一个育有皇子的淑妃以及她的族人,这让朝臣都有些惊讶,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淑妃父亲兵部侍郎脸色也不太好看,但是不是慌乱,而是不耐烦。

站在这里的朝臣多多少少是清楚昨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的,但他们没有想到北定侯会站出来正面对抗淑妃家族。

毕竟,在他们眼里,昨天淑妃是有错,可她毕竟是小皇子的母亲,大概率还是未来的太后,下一任皇帝的生母。

无论从哪方面看,和淑妃家族对上都是很不明智的——不,可以说是直接失了智。

更何况,昨天皇帝不是已经惩罚淑妃了吗?再跳出来参这一本又有什么意义呢?

没准还会因此惹恼皇帝,实在是得不偿失。

因此,不少人都觉得北定侯可能是疯了。

但介于他良好的人缘,有些官员还是开始劝他,劝他现在改口还来得及。

然而,北定侯不听,只固执地将奏折乘上去。

魏修明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地接过。

众人纷纷低下头,不忍再看——

“这是何苦呢?”

“真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啊。”

“是为了他家小女儿讨公道吧?但陛下已经罚过了,何必纠缠不休呢?”

“不是说他家福康县主是福星孝女吗?我看啊,这北定侯府要因为这‘福星’、‘孝女’倒霉了。”

众人或惋惜、或无奈、或幸灾乐祸。

但注意力都无一例外地放在了陛下身上。

魏修明接过奏折,越看脸色越沉。

忽而,他猛地合上奏折:“好大的胆子!”

兵部侍郎露出得意的神色:“听见了吗?北定侯,你好大的胆子,竟敢不自量力来与我作对。”

他洋洋自得,嘲讽道:“你家福康县主的好名声看起来像是徒有其表啊,不仅半点好处没给你捞着,反而还要让你赔上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