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投名状(第2页)

他的话语点到即止,既点明了李达康的身份地位,又巧妙地将性质从“涉案”降格为“失察”。

这是在试探,也是在表态。

汉东的政坛,不能因为一个京海,就彻底翻了天。

沙瑞金没有回头,目光依然锁定在玻璃上。

赵立冬似乎察觉到了外面的注视,眼皮微微跳动了一下。

“不察?”

沙瑞金的语气听不出喜怒,“育良同志,一个市委书记,对自己治下的土地上发生了什么一无所知,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问题。”

汉东省,京州市,京海市……

高育良心中一紧,但脸上依旧不动声色。

他知道,沙瑞金这句话,既是敲打,也是在划定底线。

沙瑞金终于收回了目光,转过身,看向高育良。

他的眼神深邃,能洞穿人心。

“好吧,”

他突然松了口,“去看看李达康。”

两个字,让高育良暗暗松了口气。

沙瑞金愿意见李达康,事情就还有转圜的余地。

省公安厅的另一间隔离室,气氛与审讯室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刺眼的强光灯,没有冰冷的铁椅子,只有一张简单的办公桌,一把椅子,还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

这是对李达康省委常委身份的最后一点尊重。

但这种尊重,更像是讽刺。

李达康没有坐。

他像一头被困在笼子里的狮子,在狭小的空间里来回踱步。

他身上的白衬衫已经起了褶皱,领口的第一颗扣子被他扯开,露出些许焦躁。

他没有戴眼镜,一双眼睛布满了红色的血丝,眼窝深陷,整个人显得异常憔悴。

从被带到这里开始,没有人审他,也没有人问他话。

这种被悬置起来的未知,比直接的审讯更折磨人。

他清楚,沙瑞金这是在晾着他,在等他自己想清楚,想明白。

“吱呀——”房门被推开的声音,让他猛地停下脚步,霍然转身。

当他看到走在最前面的沙瑞金,以及紧随其后的高育良时,李达康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那张素来紧绷的脸上,肌肉瞬间僵硬。

他几乎是本能地站直了身体,两只手在身侧攥成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