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精确计算

阳光把教练车晒得像口蒸笼,王师傅的头盔内衬能拧出水来。

沈墨华重新坐进驾驶座时,发现副驾的安全带不仅系得死死的,还多了根钢丝绳,一端缠在座椅骨架上,另一端锁在车门把手上,活像给大象用的缰绳。

“今天只练s路。”

王师傅的声音从钢丝网似的防护后面挤出来,抓着副刹的手裹在劳保手套里,指节泛白如石膏,“记住,方向要慢打,幅度别超过半圈,就像给老太太喂汤,得稳……”

话没说完,沈墨华已经动了。

他左脚以精确的45度角踩下离合,力度刚好让转速稳定在750转——

这是理论模型里半联动的黄金参数。

右手握住方向盘,指尖卡在三点钟方向的真皮接缝处,那是他计算出的最省力握点。

引擎发出平稳的轰鸣,像台调试完美的发电机。

王师傅刚想夸句“还行”,就见沈墨华的眉头突然皱了起来。

“怎么了?”

王师傅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方向盘的转向比有点问题。”

沈墨华的指尖在方向盘上轻轻敲着,像在检查天平的精度,“理论值应该是15:1,也就是方向盘转15度,车轮转1度,但这辆车……”

他左右微调了一下,“实际转向比是14.7:1,存在2%的误差。”

王师傅:“……”

他现在严重怀疑,沈墨华脑子里装的不是脑浆,是台精密到变态的计算器。

上周讨论雨刮器频率,这小子都能扯到“离心力与橡胶磨损系数的关系”。

“别管什么比!”

王师傅的声音带着破音,防弹衣的硬壳被他拽得嘎吱响,“按我说的,慢打方向!前面要拐第一个弯了!”

沈墨华“哦”了一声,脸上恢复了镇定。

他盯着挡风玻璃上的参照线,那是他用马克笔描的——

“视线跟着线走,比盯着标杆靠谱”。

理论上,只要方向盘转动角度与参照线保持平行,就能完美过弯。

他的手开始动了。

按照理论模型,此时应转动15度方向盘。

那只在键盘上敲出无数次模拟轨迹的手,此刻却像被施了定身法,每转动1度都停顿半秒,指尖绷得笔直,像在拆解炸弹的引信。

阳光透过车窗,照在他手背上,能看见肌肉因为过度控制而微微颤抖。

“对……慢点……再慢点……”

王师傅的声音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