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章 苏晴晴的价值(第2页)

贺严没有立刻去接,只是抬起眼皮,审视着赵卫过。

眼前的年轻团长,仅仅一夜之间,仿佛被抽走了浑身的锐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更复杂、更厚重的东西填满的沉静。

“坐。”

贺严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赵卫国微愣,但他没有多问,依言坐下,脊背挺得笔直。

贺严这才拿起那份报告,戴上老花镜,一页一页地翻看起来。

办公室里静得可怕,只有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墙上挂钟秒针的“滴答”声。

赵卫国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一下,一下,沉重地撞击着胸膛。

当贺严的视线落在“卓越的临-场应变与战术布局能力”这一章节时,他翻页的动作停顿了很久。

他反复看了两遍,然后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里,情绪复杂得难以言喻。

“攻防一体,有明有暗,兼顾心理战与群众动员。”

贺严缓缓念出报告上的字句,像是在品尝一道味道极其古怪的菜肴。

“赵卫国,你对一个普通军属的评价,很高啊。”

赵卫国脸颊瞬间发烫,但他迎着贺严的注视,没有躲闪。

“报告参谋长,我只写了事实。”

“事实?”贺严哼了一声,不置可否,继续往下看。

当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那两个核心疑点“超常的资源勘探现象”和结尾那句“是否存在其他未暴露的价值”时,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报告的边缘,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泛出白色。

许久,贺严摘下老花镜,将报告轻轻放在桌上。

他没有发火,也没有像昨天那样释放威压,只是用一种极其平静,甚至带着探究的眼光看着赵卫国。

“卫国啊。”贺严忽然换了个称呼,“我们都是唯物主义者。你告诉我,一个从小在渔村长大,连书都没读过几年的小姑娘,她哪里来的‘战术布局能力’?她怎么知道要把曹小军这颗棋子摆在明处,当成诱饵?”

赵卫国的喉结上下滚动,声音干涩。

“报告参谋长,我不知道。”

“好,你不知道。”贺严点点头,身体微微前倾,那双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那我们再说说这井。工兵连的报告我也看了,两口井,出水量稳定,水质上乘。我们守备师几代人,耗费了二十年,动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打了上百口井,找到的也不过是几口苦咸水井。她苏晴晴回来才几天?随手一指,就指出了两处最优质的水源?你告诉我,这又是什么道理?”

“我不知道。”

赵卫国只能重复这三个字,这三个字像三座大山,压得他抬不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