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可怕的存在

三楼东侧第七间包厢中。

白清儿睁大眼睛道:“这侠客岛真是非同凡响,居然聚集了这么多顶尖高手。”

“是啊。”

“就算不算龙木两位岛主这等陆地神仙,岛上其他人物也足以媲美魔门的两派六道。”

“虽说龙木二人无意建立门派,但侠客岛早已成为大明武林真正的第一势力。”

“由此可见,《太玄经》的奥妙确实非同凡响。”

婠婠也不禁感叹道。

她们原本对大明江湖并不重视,如今看法早已悄然改变。

而祝玉妍更是神色凝重,她的思虑比婠婠和白清儿更深一层。

这部《太玄经》的深奥程度,竟丝毫不逊于魔门至高秘典《天魔策》。

可想而知,创出此功法的人该有多么惊世骇俗。

此人,才是侠客岛上真正可怕的存在!

若将他算进去,侠客岛几乎可与天门组织、搜神宫、魔心宫等隐秘势力相抗衡。

再看三楼西侧第三个包厢。

上官海棠踏步走出包厢,朗声问道:“请问苏先生,既然那些受邀的掌门安然无恙,为何无一人重返江湖?”

“据‘天下第一庄’传来的消息,被赏善罚恶二使带走的掌门中,不少已成家立业。”

“即便有个别掌门为求仙法而抛却俗务,难道个个都甘愿舍弃亲族?”

“还是说,龙木岛主请人上岛,若未参悟功法,便不得离岛?”

她这一番话一出,立刻引起满堂江湖中人的共鸣。

这正是此次大会最令人费解之处。

那些被龙木岛主请上侠客岛的武林高人,大多已是天人境强者。

这般人物若重返江湖,势必引发轩然大波,侠客岛的秘密也不可能被掩盖至今。

但奇怪的是,三十年来竟无一人归来。

唯一的解释,似乎就是龙木二人不许他们下岛。

若真如此,那这侠客岛岂能被称为圣地?分明是有去无回之地。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白玉台,等待苏尘的回应。

白玉台上,苏尘迎着众人灼热的目光,坦然说道:“诸位误会龙木二位岛主了。”

“我先前便说过,侠客岛乃是世间罕见的修仙福地,人人皆有机会参悟神通。”

“若只能去不能回,又怎能称得上福地?”

“事实上,龙木二人从未限制上岛之人的去留,想走便可走。”

“然而三十年来,三批共计两百多位江湖高手,竟无一人想要离开。”

“这就不得不提《太玄经》的玄妙之处了。”

“此功法的总纲由二十四句诗组成。”

“表面看每一句都可演化成一门绝世武学,但其实它们皆为总纲的一部分。”

“只要修成其中一门,便会不由自主地想将整部功法彻悟。”

“所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太玄经》虽属道门典籍,但一旦深入其中,其痴迷之境,与入魔何异?”

“这也正是龙木岛主多次将江湖顶尖高手强行带到侠客岛的缘由。”

“他们二人研习《太玄经》时间最久,所受影响也最深,心魔早已根深蒂固,唯有彻底参透经中奥义,方可驱除魔念。”

“那些被迫上岛的武林人士亦是如此,一旦见过《太玄经》,便再难自拔,早已将尘世抛诸脑后。”

“他们如同迷失心智,除了饮食睡眠,其余时间皆静坐石室中苦修,即使身边之人相继老去,也不为所动。”

“唯有能彻底领悟《太玄经》之人,方可一举毁去二十四座石室,那些沉沦其中之人,才能重获清明。”

“因此,若诸位仍眷恋尘世,最好莫要踏上侠客岛,入岛须慎之又慎!”

“话虽如此,《太玄经》确实是一门真正的无上道门玄功。”若真有人能参透其中奥秘,其修为将达到前无古人的境界。”

“一旦贯通,全身百余处要穴连成一个完整的大周天,内息如江河奔腾,滚滚不息。”

“右手似握无形之剑,虽无实体兵刃,却剑招连绵不断。

掌法、剑法、内功、轻功融为一体,已难分彼此。”

“此即《太玄经》大成之境,随心所欲,无需刻意调动内力,不必死记招式,石壁上千变万化的武学自会应手而出。

敌势越强,反制之力越盛,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此等境界,不仅可迈入道门第七境,更能获得延年益寿之能,成就人间长生。”

“苏某所言至此,各种绝世功法虽多,但《太玄经》绝对可跻身前十。”

“由此可见这门功法的非凡之处。”

“如今十年之约再度临近,用不了多久,新的赏善罚恶二使便会现身江湖。”

“能否抓住这次修仙的机缘,全凭诸位的决断。”

随着苏尘话语落下,厅中再次响起一阵骚动。

谁也没料到,《太玄经》竟藏有如此凶险。

只要修炼其中一门武学,便会被其吸引,进而想要彻悟整部经文,不仅尘世牵挂尽弃,连自身生死都置之度外。

如此诡异之处,与魔功已无分别。

众人此刻才明白,为何龙木岛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武林高手带到岛上,而那些上岛之人却再无一人归来。

并非他们不愿离开,而是早已深陷其中,心魔作祟,难以自拔。

而唯一的破解之法,便是有人彻底参透《太玄经》,毁去二十四座石室。

这简直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豪赌。

若有幸得一人悟透全经,那岛上众人自是大获全胜,白得数门绝世武学。

但若始终无人参透,那么包括龙木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将成为《太玄经》的囚徒,终生困于石室,不得解脱。

至少从目前来看,《太玄经》玄妙至极,绝非寻常天才所能领悟。

那些原本一心想要前往侠客岛的江湖人士,此刻也不禁犹豫起来。

长生不老、修仙大道固然诱人,但如果一生只能枯坐石室,直至老死,又有几人愿意?

毕竟大多数江湖中人习武,还是为了享受红尘中的权势、富贵与美人,而非只为追求武道巅峰。

若给岛上那些高手重新选择的机会,恐怕大多数人再也不会踏上那座岛屿。

与此同时,《太玄经》的吸引力同样令人难以抗拒。

它可不是一般的修仙功法,而是足以证道道门第七境的无上玄功。

那样的境界,放眼整个人间,已是绝顶中的绝顶。

倘若众人先前还有所怀疑,现在已然确信无疑。

大明江湖中,至少存在一位道门第七境的修仙者。

便是那位创下《太玄经》的道门前辈,已不知活了多少年。

如今十年之期再度来临,新一代的赏善罚恶二使即将出世。

这份机缘,明晃晃摆在众人眼前。

该如何抉择,没人能轻易下定决心,厅中众人纷纷低声议论:

“可怕啊!没想到《太玄经》竟有如此隐患,不练到大成便容易走火入魔。”

“这部《太玄经》虽说源自道门,但在我看来,与邪道秘术无异,岛上之人怕是都已被心魔侵蚀。”

“整整三十年,两百多位江湖豪杰无人能挣脱《太玄经》的桎梏,这门功法实在太过凶险,绝不可轻易修习。”

“果然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事,龙木二岛主之所以将《太玄经》公之于众,恐怕只是被心魔所驱,并非出于本意。”

“这么多武林顶尖人物都无法参透此经,足见其艰深晦涩,我劝大家还是断了去侠客岛的念头吧。”

“可这《太玄经》的确玄奥无比,也是最容易接触的修行之法,就这么放弃,未免太过可惜。”

“我现在可以断定,创出《太玄经》的那位道门前辈,至少已踏入第七境,大明江湖绝不可小觑。”

……

三楼北侧第二间雅室。

怜星蹙眉道:“没想到《太玄经》竟有如此诡谲的后患,姐姐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邀月轻轻颔首,眉宇间也透出几分警觉。

以她在大明江湖的地位,这次定会受到赏善罚恶二使的邀请。

事实上,二十年前与十年前,他们曾两次到访移花宫。

只因有上一任宫主的叮嘱,她每次都提前藏身,才得以避开。

原本邀月还略感遗憾,觉得当年不该回避。

如今却只剩庆幸。

若她当年真的踏上侠客岛,虽可能修为大进,但只怕心智已毁。

从这点来看,称《太玄经》为魔功也毫不为过。

然而,古来成就大事者,多是从险中求得!

《太玄经》不仅是最易得的修道之法,更是直指道门第七境的至高秘传。

若能侥幸悟透,便能一飞冲天,化龙腾空。

其中得失,她还需再三权衡。

三楼西侧第九间房。

扶苏激动地说道:“苏先生果然所言不虚,大明江湖果真有座修行圣地,任人前往参悟仙法。”

“但这《太玄经》实在诡异莫测,虽有延寿之效,臣却不敢让陛下冒此大险。”

章邯语气凝重地劝道。

扶苏闻言也冷静下来,向嬴政说道:“父皇,这《太玄经》确实有些蹊跷,孩儿也建议暂缓行动,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