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雪中送炭
暴雪已肆虐朔北三日。
铅灰色的云层仍沉沉压在将军府的飞檐上,檐角悬着的冰棱足有三尺长,阳光穿透云层时,只在雪地上投下一片朦胧的光晕。黄玉卿立于府门前的石阶上,靴底碾过结冰的积雪,发出细碎的咯吱声。她望着远处被白雪吞噬的草原轮廓,眉头紧蹙——昨夜萧劲衍派人传回的消息,西牧区已有三个毡房被暴雪压塌,十余名牧民冻饿而亡,更有近百户人家被困在雪窝中,断粮已逾两日。
“夫人,物资都已清点完毕。”亲卫林虎捧着账本快步走来,呼出的白气在冷空气中凝成雾团,“空间里的耐寒青稞种取了两百石,压缩肉干五十箱,还有您之前熬制的御寒药膏和灵泉水,都分装在十辆雪橇上了。萧将军已调了五十名骑兵,加上学堂里自愿随行的三十名少年郎,随时可以出发。”
黄玉卿点头,目光扫过庭院中整装待发的队伍。萧明轩穿着一身缩水的棉甲,正帮着牧民子弟捆绑物资,冻得通红的脸上满是雀跃;几名军医背着药箱,正仔细检查每辆雪橇上的取暖铜炉——这些铜炉是上月酒坊新铸的,原本用来温酒,如今却成了雪中救命的利器。她伸手摸了摸雪橇上裹着厚毡的木箱,指尖触到里面硬实的肉干,心中稍定。
“出发前,我有几句话要讲。”黄玉卿提高声音,让所有人都能听清,“此次去西牧区,我们不仅是送物资,更是要让牧民们看清,谁才是真心待他们。苏清柔散播谣言说我触怒天神,说我私藏物资——那我们就用行动告诉他们,朔北没有私藏的物资,只有同生共死的心意。”
她顿了顿,目光落在队伍中几个曾参与冲击粮仓的牧民身上——那是萧劲衍镇压暴动后,主动请罪要求戴罪立功的人。“你们当中,或许有人曾被谣言蒙蔽,但现在,是你们证明自己的机会。记住,我们救的不是别人,是你们的同乡,是朔北的骨肉。”
话音刚落,萧明轩已跳上第一辆雪橇,举起手中的马鞭:“夫人放心,我们一定把物资送到每户牧民手中!”骑兵们纷纷翻身上马,马蹄踏在积雪上,溅起一片片雪雾。黄玉卿看着队伍缓缓消失在风雪中,转身回府——她还要准备后续的热汤,那是用空间里的骨头和野菜熬制的,既能御寒,又能补充体力,只是需要大量人手分装,府里的丫鬟和厨娘早已忙得不可开交。
行至内院时,却见萧劲衍站在廊下等她,玄色披风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你怎么回来了?”黄玉卿上前帮他拂去肩上的积雪,“不是说要去东牧区巡查防御吗?”
“东牧区有副将盯着,我放心。”萧劲衍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驱散了她指尖的寒意,“我听说你要亲自去西牧区?不行,雪太大,路途凶险,你留在府中统筹更稳妥。”
黄玉卿摇头,抽回手整理了一下衣襟:“我必须去。苏清柔的谣言还没彻底破除,只有我亲自到场,才能让牧民们安心。再说,灵泉水只有我能取出,那些冻伤严重的牧民,等不得。”她望着萧劲衍担忧的眼神,补充道,“你放心,我带了足够的护卫,而且明轩也在,他如今懂得不少应变之策,不会出乱子。”
萧劲衍沉默片刻,终是点头。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青铜令牌,塞进黄玉卿手中:“这是朔北军的调兵令牌,若遇到流寇残余,可随时调动附近的哨所兵力。另外,我已让人在沿途每隔十里设一个烽火台,若有紧急情况,点火为号。”
黄玉卿接过令牌,入手沉甸甸的。她知道,这枚令牌代表着萧劲衍对她的全然信任,也是朔北军民融合的最好证明——从前,朔北军与牧民泾渭分明,如今,却能为了共同的生存,携手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