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好一个佛门居士,好一个红尘修者(第3页)

 接下来的几天,慧能完美地践行着苦行僧的戒律,代人受苦。 

 他们二人风餐露宿,绝不入住旅馆民居,夜晚只寻桥洞,破庙,或者干脆在野外树下露宿,以天为被,以地为床。 

 每日只进行一次乞食,无论所得多少,绝不多讨。 

 一次在某个小镇,他连续敲了七户人家的门,竟都无人应答。 

 慧能站在空荡荡的巷口,对着陆离平静地说:“七家空宅,无有烦恼,此乃善缘,是贫僧修行未至,福缘不足,今日当饮水充饥,亦是修行。” 

 说完,那一天和尚和陆离真的就只饮清水充饥。 

 和尚珍重食物,一次乞食时,有个小孩手一抖,一大块白饭掉在了地上,沾满了灰尘。 

 小孩吓得缩手,慧能却神色如常,没有丝毫嫌弃,俯下身,极其郑重地将那块沾了灰的米饭拾起,吹去浮尘,放回自己的钵盂中。 

 他口中诵念:“粒米维艰,当思来处;一饭之恩,不敢轻慢。” 

 和尚平等慈悲,对给予丰盛食物的人家,他恭敬合十;对只给了一点咸菜的人家,他同样感恩祈福;对恶语相向、闭门不纳的人家,他依旧在门外鞠躬,为其诵经消业。 

 真正践行了不贪美味,不轻慢众生。 

 陆离一路跟随,默默观察。 

 和尚的坚持,如同无声的鼓钟,敲打着他心中某些蒙尘的角落。 

 他身上的气息越发内敛,那份因力量而生出自己和普通人相比,己是‘高人,仙人’的疏离,在日复一日的行走与观照中,沉淀下一种更真实也更平和的淡然。 

 灰眸中的缥缈依旧,却少了些冷漠,多了些对众生的静观。 

 这天下午,夕阳落西。 

 他们即将走出这片平原地带,前方又是连绵的山丘。 

 陆离的脚步却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 

 他扭过头,目光穿过一片金黄的稻田,落在田埂小路尽头的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的院门上,还挂着喜庆的红灯笼,院门口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红色的鞭炮碎屑,显然不久前刚办过喜事。 

 更隐约的,似乎有婴儿中气十足,充满生命力的啼哭声从院内隐隐传来。 

 陆离站在那里,一首保持着那份苦行磨砺出的淡然缥缈的神情,此刻露出真切的喜悦。 

 一丝发自内心的开怀笑容在他嘴角绽开,如同初融的雪水。 

 他下意识地抬手,轻轻按在自己胸口那道袍,被缝的歪歪扭扭的补丁。 

 那里此刻正散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暖流般的喜悦之情,它的鬼气不再阴寒,而是催促着什么,轻轻流转在陆离的身边。 

 和尚慧能走出几步,发现陆离没跟上,疑惑地回头:“道士,怎么了?” 

 然后和尚愣了一下,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真切又这么开心的道士。 

 陆离收回按在胸口的手,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他看向慧能,声音带着难得的轻快: 

 “和尚,我要去看一位‘故人’…你要一起吗?”